我覺得所謂諸如設計師、老師、工程師、音樂家等等的「身分」,並不是單純從一個人從事的活動來證明的,也不是從個人的專業知識論,更不是從個人主觀認定即可。人無論如何都已經是一個「自己」,用這個「自己」來說明自己從事的事業以及對自己的認同,已經是非常充分。
人想要擁有、或著以一個身分自居,是必須有超越那「自己」的層次,按日本人的用語,也就是一個「覺悟」,或者是中文裡的「志」。從事設計工作的人,必然本身已經有喜歡創造或者喜歡畫圖等等的部分,然而,單純這些終究不足以讓他在沉重的設計現況實務中持續從事設計。大學設計教育的問題,就是沒能讓學生在這四年裡找到足以使他立志,或者能讓他為此有所覺悟的設計目標。這些學生否則只為了學分、或者表現自己而設計,但一旦遇上難以克服的困難時,便心存僥倖地繞道而行,或者放棄。
設計師終究須要一個真正自己關心的、對於人類的遠景,然後與傾注心力在技術之上、並與市場競爭等社會現狀對抗。這些種種,都已經遠超過一個設計師原來單純喜歡創作或繪畫等的「興趣」。它是設計師從事設計不會因各種一般因素而動搖的部分。而根據設計師心中的嚮往、在設計中用心的境界,我們才能看到一個設計的高下,這並非從單一市場或者設計競賽中的偶然或片面可以體現。
這也是設計教育的目的,當一個學生對於關懷的對象有所覺悟、或者說對於人類遠景有所立志時,一切的所需技術無待教育灌輸、都會隨之而來。若不注重這些,那學習設計只需在設計公司中當學徒即可,然而如前所述,單純擁有技術與興趣,是無法在困難與黑暗中有所堅持與前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