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 3, 2009
筆記 Notiz
Als ich über den Hintergrund aller Verhältnisse nachdachte, also, über das "Warum" nachdachte, fand ich immer in der Tiefste ihre richtige Äußerung nicht als "Warum" sondern als "Warum-Nicht." Ich bezweifle, dass der Ursprung des Ersten vielleicht nicht das Sein sondern das Nicht-Sein ist. Als ein Beispiel ist es, wenn man Leben und Tod konfrontiert. Was ein sich wirklich befasst, ist erst, "warum ich nicht leben werde, und dann, "warum ich lebe."
Nov 30, 2009
造形 - 器物之美 Gestaltung - Zur Ästhetik des Brauchbaren (4)
此外,新的目的創造了新的方法媒介,但是相反地,人也因為先被提供了方法媒介方而去完成了某些目的。整個工業致力於喚醒人們去闡述他們的各種需求,並在當中向有購買能力的那些人推銷各種使用品。
若說人能被喚醒,自然表示之前是沉睡的。正是人們自己,什麼人都一樣,曾是沉睡的,而被喚醒,而今清醒。但這卻與人的需求無關。沒有一種需求是已經先有其確立的名字而來讓人去喚醒它的。收音機其所滿足的需求若與收音機分開來看,是無法或者只能模糊地定義的。對於廣播的需求只能在已經有廣播存在的前提下成立。由此來看,前面那種需求的“喚醒”的陳述是有偏差的。相較於說收音機滿足了一個已存在的需求,這樣粗略的說法,說方法媒介為了滿足需求而創造了需求,是一點也不誇張的。而這也是在許多情況下如此的。人人都說沒有電腦與汽車是無法生活,是根基於,已經有電腦與汽車的存在。在此牽涉到了馬克思辯證生產與消費的分析的看法:“生產不只為需求帶來的物質,它更為物質帶來了需求。[1]”從消費[2]其先決的自然粗糙性[3]與直接性來看 ─ 馬克思在此做了註解:還在自然粗糙性下的生產,其結局將只會滯留在消費之中 ─ 消費只會透過物品來驅動消費自身而已。而消費所尋求的需求,只是透過感官而造就的。馬克思寫道:“藝術品、甚至任何其他的產品造就了藝術感官的以及有美感享受能力的群眾。生產不止為了主體(Subjekt)製造了物,也為一個物製造了一個主體。[4]”
不過,舊的目的在新的方法媒介之下,也無庸置疑地轉換其面貌。要從德國到義大利去的意圖,因其可採用的方式如步行或是搭乘飛機,而有所不同:前者來說是有危險、但是帶有著一種憧憬的冒險,再另一者來說,則可能只是許多次普通的週末旅遊的其中一次。大情況如此,最小的情況也不例外。想要清潔牙齒的需求顯然帶來了牙刷的出現,但是還只知道水跟指尖的那個年代的人們,以同樣的動詞表述他們想要清潔牙齒的意圖的時候,能夠企圖使用一支現今在浴室裡的牙刷來清潔牙齒呢?方法媒介烙下了一個為了完成目的手段,或者給予目的其色彩,以達成另一個情境 ─ 目的本身將褪色而全然貧乏。馬克思同樣找到了相符且準確的描述:“但這並不只是只有為了消費而由生產創造的物品,生產也為消費帶來了更堅固的消費,也就是消費其特性。[5]”同樣,如同消費使產品得以成為產品其終點(finish),像馬克思所說的那樣,生產給予了消費其終點。最終,物品不在單單只是物品,而成為一個在特定、在經由生產不斷幫助其自身的方法下,不斷必須能夠刺激物品消費的物品。“飢餓就是飢餓,但是對於得使用刀叉吃肉來得到滿足的飢餓,相對於使用手指、指甲還有牙齒吃生肉來滿足的飢餓來說,是不一樣的飢餓。”儘管一個個人天生有一系列自然的需求,而且這些需求終其一生都在發生影響,但這些需求在社會中透過用以滿足它們的產品而被塑造成形。馬克思注意到,生產不僅製造了消費品,還製造了各種滿足需求的方法。最終生產對於消費的影響不僅僅是客體(objektiv)的,它同時也是主體(objektiv)的 ─ “所以說,生產創造了消費者。[6]”
[1] 作者註:《政治經濟學導言(Einleitung zu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Ökonomie)》第624頁。
[2] Komsumtion
[3] Naturroheit:疑為Naturrohheit(自然的粗糙性)之筆誤,但因為下文中亦再次使用的此字,因此字義尚不明確。
[4]作者註:《政治經濟學導言(Einleitung zu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Ökonomie)》第624頁。
[5]作者註:同上,第623頁。
[6]作者註:同上,第6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