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寫什錦炒飯?為什麼不是經典的黃金炒飯、火腿炒飯、蝦仁炒飯等等?確實,這些經典是蛋炒飯的神髓所在,然而從什錦炒飯寫起,我們才能理解這些經典的經典之處究竟在哪裡。而什錦炒飯雖然是用時令的蔬菜魚肉炒與米飯、雞蛋同炒,但當中最主要的無論如何都還是米飯與雞蛋,沒有了這兩樣就不能算是炒飯。也因此,必須先從米飯與雞蛋寫起。
雞蛋首先必須打散,但不需要像是做蕃茄炒蛋那樣在蛋汁中特意打入空氣,因為蛋在炒飯當中是細碎地混合、沾著在米粒中的。再來是米飯,必須用已經將水分吹乾的米飯,米飯若還是潮濕的,那麼在鍋中就再也無法吸入其他食材的味道了,而且潮濕的米飯若沒有用大油去炒,那麼很容易跟蛋汁一起焦乾、沾在鍋底。也因此,許多人包括我在內,很喜歡用隔餐的米飯來炒飯。
再來第三重要的是油與油溫,其實好吃的炒飯不應該用大油去炒,理由與前述相同,如果米粒都沾滿了油脂,那麼要再吸入食材的味道就難了。而且大油炒出來的炒飯反而容易吃膩,炒飯畢竟是以米飯為主,如果整盤炒飯都油膩膩的,也許剛吃下第一口的時候還算香味四溢,但是吃到盤底時未免已經讓人反感。準備食材時肉材的快炒,可以使用稍多的油(但因食材而定),但此在炒好肉材後的油,是帶著肉材本身的味道的。炒飯本身的用油宜適中,油量太少亦無法炒出蛋的香味。
食材的搭配選用是非常重要的,雖然說幾乎所有的食材都可以炒到什錦炒飯裡去,但是搭配卻是相當關鍵的,好吃的炒飯應該要有蓬鬆酥軟的口感,不宜像蛋包飯裡的米糰那樣厚重黏濕,亦不宜像泰國米飯那樣過於鬆散且偏硬。因此食材的搭配除了關係到口味以外,更關係到最後炒飯的溼度、重量等等的口感。食材舉凡肉類如牛、羊、豬肉皆可,魚肉、海鮮、火腿香腸等亦是炒飯佳配,此類肉食皆需在炒飯前單獨先以大火快炒完成。肉類或切成肉片或使用其絞肉皆有其不同,炒肉片宜快,表面熟即可,原則上肉的味道應保持在肉之中,炒過之後將肉撈出,剩油如還乾淨(無水分)則可取適量直接用來炒飯。絞肉(或稱肉絲),亦不可太慢,但應炒細,其肉汁則應因此散入油中,炒後油湯與肉皆須取出,以新油重新炒飯。
蔬菜需與肉材搭配,只有肉的炒飯是吃不出鮮味的,一定要有蔬菜類的搭配。青蔥是必備的,其他如芥藍菜、芹菜、豆芽、蕃茄、洋蔥、胡蘿蔔、沙拉菜、綠花椰菜、小黃瓜、菇類、玉米粒等等都可以使用,芥藍菜與牛肉最搭、豆芽搭配肉片、香菇配火腿等等都不錯,基本上各種組合都有它獨特的口味。反而重點是這些食材的處理。在炒飯的過程中,先炒蛋與飯,然後放肉,然後才放蔬菜,因此,如果蔬菜的形狀不當,那麼很可能在把蔬菜炒熟的過程中,肉類已經失去它的口感了。比如洋蔥應該先和肉類或是火腿、海鮮一起先炒,炒的過程中先爆香洋蔥,然後放入肉。綠花椰菜即便切比較小朵,亦不容易熟,所以適合跟海鮮搭配,如果是跟肉類搭配的話,不妨先把綠花椰菜炒熟。又比如番茄,蕃茄其實很適合炒飯(不是坊間的番茄醬),蕃茄炒飯有它清爽田園的風味,但是蕃茄多汁,所以在使用蕃茄時,就不適合用絞肉等會釋出多量水分的肉類。小黃瓜應切成小丁、不宜炒久,因為它本身水分較多,如切成絲也會在炒的過程中釋出太多水分。
炒飯所謂要粒粒分明然後均沾勻蛋汁的關鍵在剛開始炒的瞬間。然而並不是只要粒粒分明、沾勻蛋汁的炒飯就是好吃的炒飯,曾經遇過有人為了做到這樣,把米飯先跟蛋汁和勻了才下鍋炒,這是炒不出雞蛋的香味的。首先,要先熱油鍋,到中溫使蛋不沾鍋即可,然後將打散的蛋汁平均地倒入鍋中,待蛋汁接觸鍋子的那一面已經開始熟的時候,即將米飯均勻快速地倒在蛋汁之上。此時亦不用翻炒,只需用鍋鏟將米飯在蛋汁上壓散,此時蛋汁生的一面接觸米粒,而另一面在鍋上油煎。就這樣很快地把米飯完全壓到粒粒分明的狀態後,開始翻炒,翻炒時應該不見多餘的油,才是正確的。由於生蛋汁應該都已經吸在飯粒之上了,所以即便鍋中沒有多餘的油,也不會有沾鍋的情形。
翻炒幾番之後,加入備好的肉材,加入後繼續翻炒,使肉材上的油湯均勻地分布到米飯裡。然後加入剩下的蔬菜配料與蔥花,翻炒幾次後,先加入少許鹽。如果是需要花時間才會熟透的食材,如使用較厚的肉片或是海鮮等等,可將蓋上鍋蓋悶一下下,底部的飯跟蛋會稍微略焦,但唯有如此才能炒出雞蛋真正的香味,反而是好的。蔬菜必須在肉之後炒,是因為沒有肉中的油湯,是鎖不住蔬菜的清香的,沒有油,蔬菜最後只會變得枯燥、乏味。
最後,加入相應適量調味的鹽、醬油、雞精、胡椒等等調味料,依照所選的食材而定,喜歡青蔥的人可以在這一步再加入蔥花。最後翻炒數翻,出鍋、完成。全部時間翻炒大約在三到五分鐘左右,依食材不同。
做什錦炒飯的精髓正在於,如何把手邊現有的食材做成一盤出色的炒飯。如何把各種食材合適的處理方式、熟的時間、口味等等都在心中有數,然後在短短幾分鐘內迅速地完成。曾經吃過南美洲人做的類似炒飯的米食料理,但卻是將各種食材做熟,然後把生米放到熟食材上不斷地加水翻炒,炒到米飯熟了為止,雖然說所有食材的味道通通進入到米飯裡了,也頗為美味,但是食材本身經過長時間烹煮,已經不再具有其本身所擁有的特性,在這道米食料理中,各種食材的特性只有其味道而已。蛋炒飯的菁華,也因此在於它的快,因為快所以有使用蛋的可能,而且只有微焦的蛋所透出的香味,用蛋汁來包裹米粒的巧思,是蛋炒飯中運用食材的精妙之處。什錦炒飯則是在此一快速料理的基礎上,加入更多對其它對食材的深思熟慮,然後一舉完成。而那些經典炒飯如火腿炒飯、蝦仁炒飯,其實正是這當中的經典組合。
Dec 29, 2010
Dec 27, 2010
人體工學與傳統工具
人體工學為什麼沒辦法用來真正改善許多如鐵槌、鋸子之類的傳統工具呢?
今天開始化雪,帶了把很有份量的小方鐵鏟在門口破冰、除冰。彷彿每一鏟砍下去都彷彿有種劍意在裡頭,力量如何有效率地傳送、入鏟時如何每次都能抓到最利於破冰的角度,又或者遇到較厚的冰層,如何先垂直地在冰上面送幾刀下去,先把冰體瓦解,然後利於剷除。
人在使用工具時就是這樣,由於工具型制上的特性或說是限制,有在使用中"操作"的不同。即便都是在鏟雪,然而從所用過的大鏟、耙子、刷子以至小方鏟等工具的不同,都會造成手法與運力方式的不同。大鏟鏟雪時,因為鏟面大,容易與地面貼齊,但也因此如果在推鏟時用力方向不平均,鏟子就不會直直地往前走,反而會歪向一側。大鏟鏟面是塑膠、前端有金屬片,柄較細不易握,且不利於揮動,所以大鏟鏟雪是一種在挖、在掘的動作。入鏟、用力推然後用力將雪抬起往一側傾倒。鏟雪過程較多是重複的動作,體力也用在雪的搬運上,所以只利於剷除蓬鬆的初雪。
小方鏟柄粗且鏟面是較厚的鐵,所以光是揮動就需要一定的力氣,然而因為鏟面小,揮動鏟子時的動能就足以毫不受阻力地將雪鏟起,在對付大面積的雪地時會變得耗時費力,但是在對付結冰的地面時,它才有足夠集中的力量把冰打碎。小方鏟柄的上端有一小塊較大的木塊,方便人手握,柄身較大鏟為粗短,所以用鏟時,是一手抓住柄的前端,另一手握住木塊施力前推。除了鏟以外,小鏟還能砍跟砸,因為它鏟面是厚鐵,所以下砸時亦可以可以靠邊棱砍切。於是在砍冰除雪的過程中,可以有較多不同的用鏟方式。且面對頑固的冰面也較有擊碎的力量。
刷子跟耙子的動作與鏟是相反的,它們用來掃除起地面的冰雪,然而又跟掃帚不同,掃帚力量是拉,刷與耙則是推。由於雪的重量不輕,所以在雪地中使用刷與耙來推雪是較輕鬆的。
機器除雪則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它只靠強力的刷子刷掃地面的冰雪。對於機械來說,運動的方式是完全無關緊要的,只有效能是唯一需要參考的指標。然而,早期在發明機器時,是以模擬人的動作做為解決方式的,當時機器的效率在於比人更快更有力地執行動作。直到近代人才利用其操作對象的特性,來設計機器,今日機器的效率則在於可以使用完全非人的動作來解決問題。
我們不妨把機器當成是人的另一種工具,因為無論如何,機器都是需要以某種方式被人類控制的。而機器的使用不同於鏟子的使用。使用鏟子是心思、動作與力量的組合,人必須對每個動作的後果做出力量上的回饋與反應,所以每一次的動作都是不同的。使用機器則不同,其使用中減去了力量與心思的結合,心思也不再包括到對人身體動作的反應,而只對使用工具的對象 (如:雪)作出反應。使用機器需要的只有接受訊息與執行動作。看似人在此省下了不少力氣 (註一),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檢討,會發現人只剩下不斷重複的動作。也因此,人體工學的研究是從機械化生產以後才有的。正是因為人的動作再也不以力量限制作為依歸的緣故。
也因此,人體工學在討論那些傳統工具的使用時是有所限制的,原因正在於這些傳統工具的使用不應以單一的重複動作來論之,它們的成形是就人本身的身體型態而來的,而且是與無數不同的使用目的與情境相關聯的。在此,我們也看到了現代工具分工化的原因,也正是因為人在製作工具時,是以單一運動的最佳化來解決所造成的。
註一:這並不代表機械的操作是不費力的,比如在金工廠或礦場中使用機具的工人,也需要花費巨大的力氣來操作機械。而這樣的情況下,人在使用力量的時候,雖說也是受到身體限制,身體動作也需因材料對象的不同而可能有所差異,但是人卻有改變機器的運作方式的主觀可能。有此主觀可能,才有人體工學的需要。
今天開始化雪,帶了把很有份量的小方鐵鏟在門口破冰、除冰。彷彿每一鏟砍下去都彷彿有種劍意在裡頭,力量如何有效率地傳送、入鏟時如何每次都能抓到最利於破冰的角度,又或者遇到較厚的冰層,如何先垂直地在冰上面送幾刀下去,先把冰體瓦解,然後利於剷除。
人在使用工具時就是這樣,由於工具型制上的特性或說是限制,有在使用中"操作"的不同。即便都是在鏟雪,然而從所用過的大鏟、耙子、刷子以至小方鏟等工具的不同,都會造成手法與運力方式的不同。大鏟鏟雪時,因為鏟面大,容易與地面貼齊,但也因此如果在推鏟時用力方向不平均,鏟子就不會直直地往前走,反而會歪向一側。大鏟鏟面是塑膠、前端有金屬片,柄較細不易握,且不利於揮動,所以大鏟鏟雪是一種在挖、在掘的動作。入鏟、用力推然後用力將雪抬起往一側傾倒。鏟雪過程較多是重複的動作,體力也用在雪的搬運上,所以只利於剷除蓬鬆的初雪。
小方鏟柄粗且鏟面是較厚的鐵,所以光是揮動就需要一定的力氣,然而因為鏟面小,揮動鏟子時的動能就足以毫不受阻力地將雪鏟起,在對付大面積的雪地時會變得耗時費力,但是在對付結冰的地面時,它才有足夠集中的力量把冰打碎。小方鏟柄的上端有一小塊較大的木塊,方便人手握,柄身較大鏟為粗短,所以用鏟時,是一手抓住柄的前端,另一手握住木塊施力前推。除了鏟以外,小鏟還能砍跟砸,因為它鏟面是厚鐵,所以下砸時亦可以可以靠邊棱砍切。於是在砍冰除雪的過程中,可以有較多不同的用鏟方式。且面對頑固的冰面也較有擊碎的力量。
刷子跟耙子的動作與鏟是相反的,它們用來掃除起地面的冰雪,然而又跟掃帚不同,掃帚力量是拉,刷與耙則是推。由於雪的重量不輕,所以在雪地中使用刷與耙來推雪是較輕鬆的。
機器除雪則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它只靠強力的刷子刷掃地面的冰雪。對於機械來說,運動的方式是完全無關緊要的,只有效能是唯一需要參考的指標。然而,早期在發明機器時,是以模擬人的動作做為解決方式的,當時機器的效率在於比人更快更有力地執行動作。直到近代人才利用其操作對象的特性,來設計機器,今日機器的效率則在於可以使用完全非人的動作來解決問題。
我們不妨把機器當成是人的另一種工具,因為無論如何,機器都是需要以某種方式被人類控制的。而機器的使用不同於鏟子的使用。使用鏟子是心思、動作與力量的組合,人必須對每個動作的後果做出力量上的回饋與反應,所以每一次的動作都是不同的。使用機器則不同,其使用中減去了力量與心思的結合,心思也不再包括到對人身體動作的反應,而只對使用工具的對象 (如:雪)作出反應。使用機器需要的只有接受訊息與執行動作。看似人在此省下了不少力氣 (註一),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檢討,會發現人只剩下不斷重複的動作。也因此,人體工學的研究是從機械化生產以後才有的。正是因為人的動作再也不以力量限制作為依歸的緣故。
也因此,人體工學在討論那些傳統工具的使用時是有所限制的,原因正在於這些傳統工具的使用不應以單一的重複動作來論之,它們的成形是就人本身的身體型態而來的,而且是與無數不同的使用目的與情境相關聯的。在此,我們也看到了現代工具分工化的原因,也正是因為人在製作工具時,是以單一運動的最佳化來解決所造成的。
註一:這並不代表機械的操作是不費力的,比如在金工廠或礦場中使用機具的工人,也需要花費巨大的力氣來操作機械。而這樣的情況下,人在使用力量的時候,雖說也是受到身體限制,身體動作也需因材料對象的不同而可能有所差異,但是人卻有改變機器的運作方式的主觀可能。有此主觀可能,才有人體工學的需要。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