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 3, 2010

設計的原點



上面這個影片是值得推薦的,雖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聽懂英文,但是它加上flash的動畫解說,相信應該是還算易於理解的。

一直都有構想寫下面這篇文章,但總擔心會流於各種撻伐,總之,個人淺見,請大家指教。

為什麼設計? 這個問題在整個設計史中是有幾次轉折的。如果把設計擴大的最廣義的型態看來,從人類開始製作工具起,就是設計的開始。工具時期之後,在古代的第一次轉折,是工藝品的出現,工藝品之所以不同於工具,在於人類能夠運用更多的製作技術,來製作並非滿足生存的物品。而這也是第一次"為甚麼設計"這個問題第一次出現回答的轉折,亦即,設計(製作工具)已經不是單純人在環境中不得不為(為了生存)而進行的,設計(製作工藝品)轉變成是為了"滿足"而進行的。前者是人寧可妥協於不完美的生存狀態,後者是人意圖去完整其理想的生存狀態。而從此人類也開始了其豐富的物質文明。

狹義的設計是在西方工業革命開始後,相對於手工藝而出現的。一般言工業革命發生於18世紀,但我認為,從文藝復興之後,西方人類將真知從神的領域轉移到對物的"原理"之上時,工業革命已經註定要發生了。然而工業革命本身並不改變工藝品的地位,工藝品只是改變了它的製作方式而已。真正發生影響的,是工業革命所帶來19世紀的工業量產。工業量產在最初是失敗的,因為這最初量產的物品,只是模仿手工藝品的製作而已,因此其品質是遠遠及不上手工藝品,這也是為何美術工藝運動出現以對抗工業量產的原因。也就是說,設計在此時是站在手工藝這邊的。然而,在西方的封建社會中,設計(手工藝)所能提供的"滿足",是選擇性的,也就是只有上層社會才能享用的。

然而工業革命造就了中產階級,也造就了"平等"與"民主"等的思想,工業量產最初雖然是粗劣的,但是卻是廉價的。也因此所謂"現代設計",是從工業量產出發,以"平等"為其精神的。如包浩斯以來的設計師,運用只有工業生產才能創造的新材料美感來進行設計 (這是很重要的,新材料的運用一直,也必然是現代設計的精神)。由於材料緣故,設計大量地運用了簡單幾何造型以表現材質,同時也利於工業量產。似乎,設計所能提供的滿足將不再只是有錢人的專利了。不過設計同時也一分為二,一部份設計師走著手工藝時代的高貴精神,但同時也使用工業生產與新材料,設計在他們手中變成了時尚,就如同藝廊中的藝術品一般;另一部分的設計師則走著現代主義路線,大量地運用工業生產的新材料,同時主張幾何的造型,反對奢華。

但無論是哪一種,已經與當初的手工藝時代有了一大轉變:設計的原點變成了一種藝術性的完成 (注意不要將此等同於藝術),最明顯的就是設計轉向對於純粹造型的討論。在手工藝時代,一個師傅他畢生只專注他所擅長的材料以及幾種不同的產品,在現代設計之後,一個設計師可以從餐具設計到寢具,從交通工具到燈具。之所以有這種可能性,並不在於設計師精通各種產品,而是在於工業生產造成產品在了生產與設計的分工,設計師因此能夠單獨在造形中鑽研。(這並不是說純造型就只是外形而已,而是說此時設計師關注的,是作為中心而主宰其它產品相關屬性如使用、生產、美感等等的"造型"。另外,這也代表說手工藝是無視於造型的,相反地手工藝面對造型是以整個產品的存在來看待的,設計師不同於此,是因為他所面對的工作不再是一個產品的完成,而是一個造型的完成。)

在兩次世界大戰以後,人們開始反思一切關於現代主義的問題。顯然現代主義曾經一度看似達成了平等與民主,但卻又造就了另一種的強權(資本強權、軍事強權、經濟強權...)。戰後,一方面人們看到這種極端是不可行的,另一方面曾經受到現代主義侵略的其它文化,為了對反現代主義,展開了各種後現代主義運動。後現代主義的精神在於反對劃一性(Einheitlichkeit),強調個性、地方精神。(需要注意一點,在討論現代與後現代時,必須知道現在的生活是處於後現代主義之下的,有許多意識形態不能以為是唯一且正確的。)

在後現代中,專注於風格造型的設計師開始大量發揮地方色彩。而另一方面,則有烏紐姆設計學院的從人出發的設計觀,它認為設計師應該除了理解產品的材料、造型、機構等等技術領域外,還需要學習社會學、歷史、人因學等等領域的知識。另外更有在美國出現的消費型設計,在經濟大恐慌末期,設計以提供"新產品"的特性為美國重新創造了經濟的新發產。這三種設計精神,大約可以說明現有所有設計學院、設計公司的不同走向了。

第一者雖然是後現代主義,但因為它刻意對反現代主義,所以依然只能是在產品的藝術性上出發,也因此是屬於昂貴的時尚或是風格領域的;第二者其實追求產品設計的哲學,設計成為一種問答題,設計師需要發現問題,然後透過設計予以解答;第三者其實就是消費主義 (其實也是後現代主義中反對的現代主義的延伸),然而由於經濟力量被視為是現在國際間國力的表現,國家政府與企業之間其實形成強烈的依存,政府保護企業、企業提供經濟力量。所以第三種設計精神雖然看似了無新意,但卻是現今最多設計公司其存在的原點了。

這個影片所描述的設計,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的。我想,任何人身為設計師,是不應該不知道這樣的一個歷史背景的。否則有太多事情若無知於它的前因後果,是很容易以為現況是唯一可能而且是唯一正確的解答的。而說明了這麼多,則是為了指出設計在整個歷史中,產品在面對"它為什麼被需要"或者說"幸福是什麼"的問題上,是越來越模糊不清的。人並不是因為需求而需要設計,設計其實也在創造著人的新需求。創新感覺的設計,同時給予人的,是下一次創新感覺的需求。我無意予以現今的設計任何負面的評價,只是若我們無視乎這最原初的問題去做設計,是只會讓我們走進設計的象牙塔中。

理想的設計師應該始終對於"設計"本身保持冷靜,而對於"產品"則無需貪心,應該以其一生深入某一種產品(或者說某一種需求、某一種使用...)。深刻地去完成"一個"好的產品,也就足夠了。無奈的是,現今的設計師由於現實所限,設計過程中就算用盡心機去讓它完美,但一旦設計完成後,一切也就結束了,究竟設計到了使用者手上好不好用,常常已經是使用者自己的事了....就算是較具規模的公司能夠進行使用者的研究,然而設計師得到的依然無法是最真實的使用者的想法,而只能是第二手的設計準則(由規劃部門訂定的標準下,所求得的使用者幸福指數)。這雖然已是有所前進,但是設計師的努力與使用者的真心仍然只能是兩條漸近線,永遠無法重合。使用者的想法、產品使用的好壞,只能由設計師親自去訪查 (也只有設計師會真正想要去知道設計對於使用者所帶來的影響,其他人面對使用者,也只能是從別的比如說商業的、行為學的等等),然後與用者心中同有所嚮往,才能做出真正美好的東西。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