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 14, 2009

設計師的陷阱2

族群:當我們在設定產品族群的時候,仔細思考這一個族群是因為我們的設計而存在,或是我們的設計是為這個族群而存在的問題時,可以發現,其實有太多對所謂"族群"的描述是不真實的。甚至於我們有絕對正當的理由相信,沒有所謂目標族群的存在。現在使用族群的概念來進行分析,只是整個設計方法史與人類歷史上必要的一個過程而已,而不能作為最終的結論。

風格Styling問題:如果我們深刻體會到語言的功能只能作為一種交流的話,我們就不會把"溝通"看成是把A方心中的思維原封不動地灌輸到B方去。同樣的看法也可以用來看待一系列產品的風格問題 - 用以架構出風格的符號,其指示的對象在不同設計師與使用者心中是不一樣地被感知的。這一點經常被忽略,以至於設計師經常用一種使用者無法理解的語言在訴說產品,設計師忘了風格語言的侷限在哪裡。

概念設計作為未來指標:偶爾的概念設計對設計師來說是有強身健體的好處的,但是小心這種概念性成為設計師的毒品。一個概念當中有太多推測與預設的條件,而設計師卻忘了事後去檢討它們,以至於走的太遠而忘記真正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最危險的,更是當使用者企圖活在這些設計師虛構的未來生活中,成為假的幸福的受害者。

美學的運用:請注意美學跟美感需求是不一樣的,一個是美學家的需求,一個是使用者的需求。我們可以發現,美學理論中具有一種中心的對於美的詮釋,但是在使用者心中,美感的需求是變化的。我們不能期望使用者通通變成單調的美學家,因此,當設計師企圖從美學中攝取養分的時候,最好還是先試驗一下,看看使用者是否能夠承受的起這樣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