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 6, 2008

雜談"冥想"

1193810265222042_1

什麼是冥想呢?我要介紹的,並不是什麼神秘主義或是宗教主義下的儀式,所謂的冥想是一種透過靜坐達到的身心狀態。

身心的疲勞
人的身心狀態其實無時不刻地變化著,人有七情六慾、人的身體狀況也時好時壞。尤其今日的生活中,我覺得讓人身心最具傷害力的莫過於多重資訊的同時性,還有人際關係的社會壓力。前者比如說我此時打著電腦寫中文文章,但是耳邊還聽著德文廣播播報新聞。然而人的注意力只能在一件事上面,我甚至認為,人只有兩種心理狀態,正在表達(正在思)與正在接收(正在感受)兩種,而且這兩者不可能同時存在。比如當我此時寫文章又聽廣播時,我的心理狀態其實是跳動的,當我想正要打的字的時候,廣播中到底講的只是某種環境音效,至於內容是什麼我應該是不知道的,當我在打字的時候,只剩下手上的機械性動作(因為我對於鍵盤已經熟悉了),這個時候我才真正有把廣播播報的東西轉化成內容聽進去。就這樣人一天下來,神經其實處於某種亢奮狀態,以適應我們這種魔鬼訓練式的使用方法。

人際關係也經常是現代人的困擾,比如對上司、對同儕、甚至對自己的某種不和諧。自我與他人之間的不和諧,不論是負面的爭執或是正面的鼓舞,其實都是一種不和諧,它使我們的心緒波動。經常一件事情發生後,我們會不斷的去思索以後要怎樣、會怎樣等等,其實這只是外在的不和諧在心智中造成的"餘波盪漾"。今天的生活,外在的世界實在是一種複雜的極緻,有許多會失眠的人都是躺在床上,但是心中的"餘波"仍然鼓動不停,因為人類的神經會主動地去應對所有心理上的波動,以做好任何反應的準備,所以在神經緊張的情況下,難以入眠,或是即便睡了,也沒有真的放鬆休息到。


冥想
冥想是什麼?冥想不是專心在想特定的什麼東西上,有些人說冥想一道白光從頭頂慢慢下降...等等,我覺得那樣不好,冥想也不是精神渙散的狀態,精神渙散其實是心中同時想著太多事情,然而專注力卻在不同事之間無限反覆地跳來跳去。冥想在我的定義下,應該要說是"無思",人的頭腦有想東西的習慣,也就是不斷進行邏輯組織的習慣,其實只要是醒著,人都在想事情。只有一種情況,人的頭腦是不在組織邏輯的,也就是人在"感受"的時候。以聽音樂為例,我經常喜歡嘲笑某些所謂的低劣的"樂評家",聽是屬於一種感受,而在感受力全開的狀態下,人的心會好像被四面八方洶湧的海浪、無盡的野火或是咆嘯的狂風席捲,或是就像世界末日般的瘋狂大地震之類的。而"評"是一種邏輯組織,真正的樂評只會評好的音樂,差的音樂由於無法感受,所以理當沒什麼好評的,而好的音樂再回想的時候,當時所感受到的力量,又會形成餘波出現,只有在千百次的餘波之後,人才有辦法真正能夠"評"一個音樂。(扯遠了...)

因此人只有在感受的時候才有辦法不去"思",但是感受本身卻必然會造成某種"思"的行為。所謂的冥想就是在這兩著之間找到一個相互的遞減方法。遞減程度越高,也就是冥想的越深層。

冥想的地點最好是溫暖的,不要熱,是可以讓人完完全全依靠信賴的地方。讓人覺得在這個地方做什麼事情都可以。靜坐是冥想必要的條件,你總不能想要一邊打籃球一邊冥想吧。靜坐的意義在於讓外在的刺激減到最低,安靜的環境是比較適合餘冥想的,但是不是絕對的,比如說我就寧可在比較吵的地方冥想,也不要在非常安靜,但突然間會有人在鬼吼鬼叫的地方冥想(比如說半夜的德國...)。由於外在刺激減低了,我們的心就從感受狀態轉變成進行"思"的狀態。人如果在思,那就不是在冥想了,為了不思,最好的方法就是繼續進行感受,對於一些專注於特殊訓練的人而言,會把專注力集中在某個感官上。但是我個人認為單一感官的專注力只會加深感受的量,而不是減低。

坐姿其實很重要,一般人其實只要坐在椅子上,腰部有靠就好。我自己喜歡盤腿,然而可能因為功夫沒有很深,所以盤腿放鬆的時候,腰是駝的,假如把腰挺直,則是處於一種不放鬆的狀態。所以我都會坐的地方墊高,放腳的地方弄低,這樣一坐很容易就可以把腰挺直。

因此,也是我認為冥想中最重要的,在為求"無思"而轉向感受時的感受,是以全身作為單位的。人的感受必須透過器官(因為我們不是阿飄),感官的六覺(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平衡覺)在冥想中則盡量透過放鬆器官、肌肉,來減小她們的知覺力(相對於減小知覺,可以對比當我們平常生活時,為了看更清楚、聽更清楚時,對自身的緊繃。)

在到達某種放鬆的程度時,我的經驗總是,人的身體會開始感受自身自己,尤其是筋骨酸痛或是不舒服的地方,這些地方其實對人的感官也是有作用的,也就是這些人的局部是緊繃的。這種緊繃在冥想中會很容易被感受到,於是,在冥想中繼續放鬆這些緊張的局部,讓痛者痛矣、酸者酸矣,意識到酸痛其實也只是某種感覺,進而讓這些不舒服的局部放鬆。我個人都會覺得在放鬆這些不舒服的部位時,都會有"氣"通過的感覺。放鬆很重要,不要專注在想要去除酸痛,只管專注在放鬆。放鬆...放鬆....

(不知道看這篇文章會不會越看越想睡覺啊...)

再更放鬆之下,人的器官會被感受到,人的器官其實周圍並沒有感覺神經,因此器官內臟不會像是手、腳般的容易知覺,也因此她們的病症容易被忽視。器官的知覺有點難以形容,也許可以說是像一種身體裡面的鼓動,就好像我們有時候會感覺到自己的心跳一樣。我覺得到這個程度已經是很深的放鬆了,所謂的"放鬆"已經沒有辦法再繼續下去了,因為人能放鬆的其實只有肌肉。學氣功的也許會說,這時候可以以意識來運轉氣,但我覺得,既然我的冥想講究"無思",則不應該在企圖去外加什麼意識。身體的氣在這個時候,應該讓他自身依自然運轉。人的周天之氣其實本身就是會自己運轉的。

冥想一段時間後,我個人是都會自然而然突然的....醒來,我也不太會形容。如果醒了就醒了,就可以去做別的事情了,我都是在稅前冥想,冥想結束就去睡覺了。

冥想時,我個人是不喜歡聽音樂什麼的,但是喜歡房間全暗,然後再剛開始的時候點蠟燭讓房間有微光,等人靜下來之後,就把蠟燭熄掉,點著也是沒差,看心情...能靜就好。

值得一提的是,放鬆是有多層次的,當我們放鬆一個部位後,過一陣子再一次企圖放鬆他的時候,可以明顯感覺到,第一次的放鬆並沒有全部的放鬆到,即便是第一百次的放鬆,還是可以感覺到,該部位還是有放鬆的空間。另外,在剛開始冥想的時候,我們的"思"會不受控制地很容易就開始運作,我最喜歡的解決放法是,在剛開始的時候,把注意力稍稍放在呼吸上,並不需要深呼吸、或特別講究氣沉丹田等等的,只要注意在自己是怎麼樣進行自然呼吸的,這是一個不錯的減低"我思"動作的方法。


以上就是個人小小的冥想雜談。

meditation

Nov 4, 2008

Kurbis!! Kochen開南瓜文

對於在還沒有看過南瓜開箱文的人來說,建議先看過該文,然後再來看這篇"開南瓜文"

南瓜開箱文 http://oooditzu.spaces.live.com/blog/cns!994C2C892F00DA56!632.entry?&_c02_vws=1

=======================================

做任何菜之前,最重要的就是備料,尤其是要煮一道比較生疏的料理,備料尤其重要。總不能煮到一半為了找胡椒粉,然後把菜煮焦吧?也不能煮到一半突然發現要加蔥段,趕快把火關掉然後切蔥,再打開火以為這樣就算是繼續煮吧...又不是打電動玩具可以存檔...

100_1967

因此呢,本人備好的料如圖,有高級橄欖油(因為很少用、用量少,所以敢買比較高級的)、奶油、檸檬濃縮原汁、鹽、胡椒、蒜頭,主料呢除了該顆微波南瓜以外,還有絞肉、切好的洋蔥跟香菇、少許培根,還有為了怕量不夠而另外煮的紅蘿蔔跟捲心麵。聰明的看倌您可能已經發現本人犯下的一個大錯誤了,也就是南瓜那麼小一顆,怎麼可能塞的下這麼多東西啊!!


再來就是第一次的開南瓜啦,這顆未經人事,啊不,是看起來還很生的南瓜,果然如包裝所寫的,跟堅果一樣啊!!你能夠拿菜刀把堅果切成兩半嗎?所以我改拿切德國麵包用的"鋸子"來剖它(可見德國麵包有多硬)。切好之後呢,還要把裡面的子挖出來。嘿! 看來我切的還是挺專業的,本人做模型的技術向來是第一流的(真的很不要臉...)。

100_1962100_1963100_1964

然後呢依照本人長年獨自做飯的經驗,知道所有的這些料,最好都是先炒過然後再放到南瓜裡去烹調,才會對味,尤其是洋蔥,如果沒有炒的時候先用水炒過,根本是辣的要命,吃完嘴巴還會很臭。所以呢,我把所有該放到南瓜裡去的料除了捲心麵跟蘿蔔我已經煮過了以外,全部都用橄欖油炒過了。然後就是到了把料通通塞到南瓜裡的時候了,炒了一鍋的料,最後放到南瓜裡的只有六成...怎麼辦呢?只好把剩下的料跟麵和蘿蔔另外炒成一盤簡式炒麵了...如下圖。
100_1971

南瓜塞好料之後,把蓋子蓋好,把接縫的地方塗上補土...啊啊啊塗上奶油啦,然後放到我可愛的小牛盤子上,送進600瓦特的微波爐中啦(使用小牛盤子是因為本人很省的只會買50分錢一個的盤子,其他看起來純白色的高級盤子都是別人送的XD)。設定好18分鐘後就開始微波啦。
100_1968100_1970

各位看倌真是幸運,在這兩行之間,就能夠帶過我那18分鐘的等待。我等的無聊至極,已經把那碗簡式炒麵吃完,把所有餐具都洗好了,微波爐才轉了八分鐘...只是,才過了八分鐘,微波爐中已經傳出在台灣只會在西餐廳中聞到的那個南瓜香味,啊~~~沒錯,這就是南瓜!!就像南瓜濃湯一樣天然的、屬於南瓜的香氣。這樣一聞,終於十分鐘又過了,微波爐發出"叮"的一聲,由於微波的燈已經息了,從微波爐的門外面只看的一片漆黑,傳說中的微波南瓜就隱身在這神秘的黑之中...我慢慢的伸出手,打開微波爐...

100_1972

...往內一瞧...

100_1973嘩!好香啊,趕快把東西端上桌。高潮就要來了。

100_1974

慢慢打開南瓜...

100_1975

南瓜打開了!!

100_1976

ㄟ....好濃的奶油香啊,好在本人體脂肪指數低,可以享受這高熱量的美食。

來來來,來個上視圖、透視圖...

100_1977100_1978100_1984

特寫...

100_1980100_1982100_1983

料理好的南瓜變軟了,從青澀的小南瓜變成成熟的大南瓜(?)了...

ㄟ?會不會太快了,怎麼突然南瓜少掉一半了。本人由於沉醉於這迷人的奶香之中,不知不覺,當回過意識的時候,眼前的南瓜已經不見一半了,究竟是誰吃掉的呢?Hmmmmm.......

100_1986

就在我深深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剩下的另一半南瓜也不見了。我猜...可能是我吃掉的吧,也許...是你吃的?還是...

好吧,開南瓜文總要開到完,來幾張空的南瓜的照片。

100_1987100_1988100_1990

啊...好空虛啊,南瓜就這樣悄悄的來,然後又悄悄的走了。只留下我跟我的像機...還有永恆般的美好...只在那片刻之間。

喔喔,關於口感。好吃! 我只能這樣說,南瓜吃起來就像是在味覺的三度空間中在傳統烤地瓜、甜瓜跟一般南瓜濃湯三個味覺點的中間(聽起來很玄吧!)。奶油真是絕配,為了不使它太油膩,加上檸檬汁是正確的選擇,然後中間的配料得到南瓜肉的薰陶,使它們的香氣夠有深度。下次如果你十、十一月份來德國,記得找我,我做南瓜料理請你吃啊。

Nov 3, 2008

Kurbis!! 南瓜開箱文

我今天到了REWE超市去買菜,在擺滿新鮮清菜蔬果的攤位上看到了一盒一盒的包裝,想說明明買菜都用是自己拿塑膠袋一把一把裝的,哪有賣菜還裝在紙盒子裡的。但是本人那著魔的產品設計師的靈魂從我內心深處告訴我,這必定不是普通的傢伙,你一定要看看這是怎樣的一個"產品"。於是乎我買了這個傢伙,然後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寫下這篇開箱文。

100_1920

這究竟是啥玩意,這是一個鏤空的紙盒子,裡面裝了一顆迷你南瓜。疑?萬聖節不是早就過了嗎?怎麼還有人還把南瓜當裝飾品來賣啊?不對,它既然被放在生鮮蔬果區,他肯定是用來吃的。沒錯!這個產品盒子上面最大的字寫著Mikrowellenkürbis,意思是微波南瓜,難道這個南瓜是要用微波的?!在台灣我只吃過,也只敢吃的南瓜只有煮濃湯的南瓜。
100_1921

看看紙盒的窗戶露出南瓜的身影,ㄟ?幹嘛那個窗戶旁邊還要弄個南瓜的圖面啊?是讓這個南瓜玩CosPlay??南瓜假裝南瓜,噢不,是南瓜假裝是放在鳥巢裡的南瓜(有看到圖片下面那堆稻草嗎?),怪哉,南瓜跟鳥巢的關係是...?包裝的最上面寫著mit leckerem Rezept!意思是本產品附可口的食譜。哦哦哦,我的直覺果然沒錯,這個產品賣的不是只有南瓜喔,賣的是南瓜加上食譜,而且它是一顆微波南瓜,也就是說你買下它的時候,它既是生鮮蔬果,但同是也已經是一個簡單就可以料理好放在桌上的美食喔!!噢噢,它有描述本產品的口感nussig & süß im Geschmeck,恩....如堅果般的而且香甜...奇怪,南瓜吃起來不是應該要軟軟的嗎?怎麼會如堅果般?...

100_1922

轉個角度看,嘩!!看到我買它的最大動機了,就是上面那個小標籤,特價99分錢,果然價格對窮人來說,永遠是最大的殺手。你買東西也愛看價格嗎?那不用懷疑,你跟我一樣是窮人,富與窮不在於真的有多少錢,而是在於消費習慣啊。

100_1923100_1924

好,來開箱啦,登登登~~~

100_1925100_1926

把南瓜拿出來,嘩! 好可愛的南瓜。外皮堅硬的它,表示著這南瓜仍然年輕,應該還未經人事吧,噢噢,我的意思是,應該還要放一陣子才能吃吧。它究竟要怎麼吃哩,來看看包裝上所附的可口南瓜食譜:

100_1927

Für die Zubereitung schneiden Sie an der Stielseite den Deckel heraus und entfernen die Kerne mit einem Löffel. 為準備請您先把南瓜放在穩固的地方把它的蓋子切掉,並且把裡面的果核用湯匙挖掉。(好像在看IKEA的DIY家具的說明...) Danach den Kürbis bei 600 Watt 6-8min. in der Mikrowelle garen. 然後把南瓜放在600瓦特的微波爐中烹煮6-8分鐘。Créme fraîche in den Kürbis geben, mit Salz und Pfeffer würzen und mit dem Fruchtfleisch auslöffeln.在南瓜中放入Créme fraîche,以鹽、胡椒調味,然後跟絞肉一起用湯匙挖出來。ㄟ....Créme fraîche我沒這個東西,上Wikipedia查了一下,是某種以牛奶為主,帶有30%脂肪的法式醬汁,會不會太複雜了一點啊。噢噢,下面還有寫更詳細的:

Gefüllter Kürbis: 有填料的南瓜:
1 Mikrowellenkürbis, Zwiebeln, Tomate, Paprika, Pilze, Hachfleisch, 2-3 Esslöffel Olivenöl, Salz, Pfeffer, Zitrone, Knoblauch, Petersilie, 50g Butter
一顆微波南瓜(別的南瓜不行?!),洋蔥,番茄,青椒,香菇,絞肉,2-3茶匙橄欖油,鹽,胡椒,檸檬,大蒜,香芹,50g奶油。天啊!要準備這麼多東西喔!!好家在大多數的我家都有(突然發現儘管懶惰,本人還是很認真在煮飯的)。香菇...用台灣寄來的乾貨可以嗎?香芹我沒在吃...沒有應該沒關係吧??
Hackfleisch anbraten, mit Pfeffer, Salz und gehackter Petersilie würzen. Das kleingeschnittene Gemüse und Zwiebeln dazu geben. Kürbisdeckel abschneiden und aushöhlen, innen mit Salz, Knoblauch, Zitronensaft einreiben und mit der Hackfleischmasse füllen. Den gefüllten Kürbis in eine gefettete Form geben, mit Butterflocken bestreuen und in der Mikrowelle bei 600 Watt 14-18 min. garen.
絞肉先跟胡椒、鹽還有切碎的香芹煎過。將切細的蔬菜跟洋蔥放入(到南瓜裡)。把南瓜蓋子切掉並把南瓜挖空,裡面塗上鹽、大蒜、檸檬汁然後把絞肉放入南瓜。把填滿填料的南瓜放在一個抹上油的烤盤中,覆蓋上小陀的奶油,然後放到600瓦特的微波爐中烹煮14-18分鐘。
ㄟ!!烹煮時間怎麼跟前面寫的不一樣啊?難道這是第二種食譜??我的設計師本能告訴我,這個產品的介面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Auch zum Backen, Kochen und für andere Kürbisgerichte geeignet.
其他的烤、煮等的南瓜食譜亦可使用。
hmmmm.....好,我等下就來煮煮看,等我煮好再來po一篇開"南瓜"文。

Show Time!

給大家展示一下,最近上Digital Sketching的練習作品。雖然構圖都不是我的,不過很快地就會有我個人的創作啦。這邊是從老師已給的草圖開始進行Photo Shop的彩圖繪製。

作品一號:方塊

Würfel_2Weichi拷貝

ㄟ....其實方塊也沒什麼。不過老師對我這張方塊的效果挺滿意的。所以就順便秀一下。噢噢  對了,這是我第一次用Photo Shop耶,真是不可思議,學設計的竟然到現在才開始學用Photo Shop。沒辦法,本人向來因為Corel Draw太強,什麼東西都用Corel Draw硬搞...(真是講的很不要臉....)

 

作品二號:Harrable Kaffeemaschine (蓋恐怖咖啡機)

下面這張是原圖,只是老師畫的類似飛碟的東西,上面那個因為透視怪怪的,所以我就沒有畫。

Gesamt_Details-2

畫完成品如下:因為凡作品應該都要有個名字,這個...深為產品設計師,總不能叫這個傢伙叫飛碟吧...,所以呢,它是3010年由Harrable公司推出的最新型磁浮咖啡機。

Gesamt_Details-Weichi

Nov 2, 2008

小說《永恆的故事01》

這是一篇未完成的故事。因此在Blog搬動時,我便沒有把它搬過來,不過舊的網址上還是看得到的:
永恆的故事01 http://oooditzu.spaces.live.com/blog/cns!994C2C892F00DA56!690.entry
永恆的故事02 http://oooditzu.spaces.live.com/blog/cns!994C2C892F00DA56!692.entry
永恆的故事03 http://oooditzu.spaces.live.com/blog/cns!994C2C892F00DA56!698.entry
永恆的故事04 http://oooditzu.spaces.live.com/blog/cns!994C2C892F00DA56!704.entry
永恆的故事05 http://oooditzu.spaces.live.com/blog/cns!994C2C892F00DA56!709.entry
永恆的故事06 http://oooditzu.spaces.live.com/blog/cns!994C2C892F00DA56!712.entry
永恆的故事07 http://oooditzu.spaces.live.com/blog/cns!994C2C892F00DA56!722.entry

現代東方產品之深思

在跟我正在唸哲學博士的表姊討論過之後,我們一致認為,用形上學的比較來解答東方設計的問題無疑是自找死路。因此,我重新寫了一篇前言,給大家指教一下囉。

=======================================================================
(撰文:簡瑋麒。2008年11月02日於德國埃森。All Copyright reserved版權所有)
在今日設計界已經長時間討論的一個題目 - 『設計全球化globalized design』。部分設計師已經警覺到,從工業革命直到80年代以來,一種簡約的全球化風格正在使整個造型界、產品界瀕臨枯萎。為了解造成今日產品與設計現況的原因,為了擺脫那現代人根深蒂固觀念中對於產品觀念上的『理所當然』,我們實在有必要重新理理在設計史上發生了什麼事。

簡短關於產品與設計的歷史

產品product此一概念來自於生產produce,也就是在工業革命之前product是不作為現今產品的概念的。然而『設計』概念之存在卻早的多,早在文藝復興晚期,design一詞在牛津辭典中已有”為藝術品繪製的構想圖”的意思。即便是透過手工生產的器物,在歐洲傳統中也是在當代美學思想下受到影響,具有”風格”的意義。在工業革命出現之初,美學思維並未受其影響,工廠嘗試著利用工業技術生產當時維多利亞式的家具,但卻因為品質遠比手工品粗糙而失敗,新工藝運動、新藝術等運動便是對當時工業生產的反對運動,主張回復手工藝。然而面對工業技術成長迅速的威脅,新工藝或新藝術並未解決器物與生產之間的關係。包浩斯於由是出現,包浩斯是這樣企圖解決此一工業化生產與美學的關係的:包浩斯延聘當代美學的大師(諸如康丁斯基、克利等)將當時美學思想如風格派、結構主義帶入包浩斯,成為包浩斯的美學思想,此外包浩斯的學生必須熟悉各種材料的生產方式與造形方法。在包浩斯中,這樣一群具有共同美學觀以及工業認識的師生,透過一種『共同生活(logenhaftes Gemeinschaftsleben同濟式生活)』以激盪出所謂屬於包浩斯派的創作。也因此,當時的包浩斯產品造型是一種透過美學來解決符合工業生產的『方案』。在納粹企圖介入包浩斯的影響下,包浩斯被迫關閉,一部分包浩斯大師到了美國並建立了芝加哥藝術學院(當時稱為新包浩斯),此一包浩斯美學觀也因此進入美國,並且很獨特地成為一種純粹的『風格』,並且奇蹟般的轉變並延續至今日,也就是今日所見到流行樣式Styling。產品造型的根據起了一個轉變成一種純粹的美學思維,或是說風格派與結構主義等從在包浩斯中作為解決符合工業化生產的美學思維轉變成一種純粹造型的美學思維。在兩次大戰期間,透過殖民主義以及因軍備而高度發產的重工業,使得在戰後整個世界運作的系統極大地受到改變,歐洲文明從一種地區性的文明一躍成為世界文明的主流。工業化因此散撥到世界各地,各地的產業結構產生巨大的變化,地區性的文明再也無法從一種全球化的聯繫中脫離。人類歷史走上一段稱為”現代(modern)”的時期,在這樣西方文明主導的潮流下,產品此一概念也透過媒體、廣告等強大的商業行為”空降”到世界各個角落,類似於同當年包浩斯剛到美國所產生的衝擊一般。世界上除卻西方以外的地方(而且其實地區上佔多數)的人突然間看到了一種叫做『產品』的東西,而且這種叫做『產品』的東西具有他自己的造型語言、自己的美學思想,也就是具有他自己的樣式Styling。比較敏感且對於自身傳統文化意識性高的人們注意到此一名為『產品』的東西正在”吞噬”傳統生活,產品充其量其實也不過是生活中所需的器物,何以我們生活中所需的器物必須符合一種全球性的風格?因此在20世紀以來世界各地陸續出現了對此一全球性風格的反動,他們強調反任何制式風格、反對全球化風格中注重的簡約、反對大量傾銷等,講究傳統、強調地方性、注重性格,是謂『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

現代設計如何對於人的關注

烏紐姆設計學院的教學理論,在設計的意義上具有重大的意義,烏紐姆的學生除了美學與工業生產的基礎學科外,還必須接受人文教育、接觸歷史、社會學、心理學、人體工學等關於『人』的議題的科學。此一教學理論也成為歐洲設計教育的基本雛形,比如德國設計教育便極為注重學生如何建立或延續一個德國性格的產品。然而在實質運作上,除非在具備有跨國企業能力、具有主導產品能力的大公司之中,此一設計教育體系,往往有無法迎合單純商業行為中面對市場利益的窘境,在學術中面對此一窘境的解釋然而卻都是消極的『一切因需求而決定』。顧及此,設計教育開始高度關切市場因素,諸如設計管理(design management)等,使現代設計在面對『人』的議題時,以客觀的市場與消費行為的統計學來解決。但以此其實並未解決這一『人』與『市場』兩種不同需求的衝突。也就是現今常見到叫好不叫座的產品的窘境,並沒有得到改善。我個人仍然天真的認為,產品無論如何應當以使用者作為決定的最高指導原則。在全球化此一現象以及後現代主義的影響下,一種人對於自身『獨特性(Identity)』的需求強烈地被表述出來,產品如何能是去符合人,而非去定型人的生活,成為重要的關於『人』的議題。因此設計的課題也產生轉變,產品的代表性(differentiability)、個性(Identity)成為企圖去成就一個文化的重要工具。一觀跨國企業,比如從日本經濟學家大前研一所提出企業全球化的五個步驟:本地產品生產銷售→當地性產品出口→所定特定市場族群出口產品→對市場研究、生產與設計專業化→在各文化區域進行需求管理並全球化聯合經營,或是如Frogdesign在歐洲、美國與日本設立三個中心以進行地區性的深入研究,等等來看,為了符合市場需求,跨國企業也正設法去符合各個區域性的市場。然而從產業結構上來看,即便於此,跨國企業的核心或是企業本身仍舊是屬於某一個單一的國家或地區,仍然有他自身的主宰性或是殖民性,對於”其他”地區自身的產業並不是起到一個正面的作用。在此時此刻,人們才驚覺到,在西方文明全球化的覆蓋下,要在”現代”生活中找回自己自身的文化,產生巨大的困難。在『文化』與『現代』之間出現一條巨大的鴻溝,人們一方面無法脫離”現代人”的生活,一方面又渴望透過肯定自身傳統文化中為自己在巨大的世界中找到立足點。然而市場的絕對需求決定性、媒體無孔不入的影響力等,使人們懷疑(或許還尚未意識到)”價值觀”究竟是否能由自身決定、或是由自身所在的文化決定。文化正如魚生存所在的水中,今日人們在波濤洶湧的水面上翻滾,沉靜之水便在水面之下,但卻遙不可及。

現今東方設計的本質

『東方設計』,設計師們今日設法理解亞洲人獨特的思維,藉以找出符合現代工業量產下的、符合東方思維的產品。今日已經可以看出不少不錯的東方設計,不論在產品設計、服裝設計或是建築,已經產生了一種現代的東方風格(East Style)。然而,這東方設計風格其實僅限於是在於國際風格(international style,或是現代主義Modernism,指在工業生產下的簡約風格)下的反動,也就是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的一部分。不幸的是,東方設計的思維最終還是落入一種風格上的侷限,對於回歸『人』的議題,貢獻有限,而幸運的是,此一風格確實創造了商機。對於歐洲在大航海時代對於異文化感到高度興趣的愛好者,延伸至今日的他們反而成為此一東方風格的愛好者。簡而言所謂東方設計的問題:它或許延續了東方美學思維,建立了另一個實用於產品的美學體系,但是對於切入生活模式來看,其實沒有起到多大改變。此一美學僅僅只被套用在現有的產品型體上而已。也有人深入東方哲學,比如中國的五行來思考一種新的產品,這種實驗性的設計卻必定會面臨兩個問題:一、中國思想難以在產品此一概念中運用,在運用中,設計師一方面難以確切表述中國思維、一方面又難以講它與西方做切割。二、並非真正概念自中國思維。大陸很多人為廚房佈局依照五行的理論進行設計,特別是號稱風水理論中水、火在廚具擺設上的構思,但其實卻只是掛其名,並不是真的深入自中國思維。問題關鍵就如前述,此一東方設計正如其他後現代主義所面臨的問題一樣,無法超脫”產品”此一本身所具有的西方思維。

問題的重新定義

既然產品與現代生活無法分割,正如西方文明覆蓋在所有傳統文化與古典思維之上,如何能夠重新讓產品(或者為了暫時擺脫西方思維的影響,意義上在此只的是使用者所使用的器物,此後同)再次真實的回歸到『人』的需求上,如何能使產品設計真正能夠去成全使用者對於肯定自身個性(Identity)的期望。我個人認為,這些問題必須解答在一個屬於自我對於產品的價值觀架構上。現今產品的三個維度 – 美觀(beauty屬於美學的)、功能(functionality屬於工學的)、品牌(brand屬於商學的)是西方在幾百年中逐步建立的。並非說這三個向度不能出現在東方思維中,而是就中國思想而言,看待一個器物,他所應具有的維度是什麼?重新醒思這個問題將可以為東方產品找出新的評價標準,然後才有可能重新找到真正的東方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