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 17, 2015

原型製作

四年前做了一個節能路燈設計,讓路人夜裡去地點偏僻公車站的路上,仍能夠有些照明。當時第一次嘗試做了一個可以使用的功能模形。從那之後,我對以往製作精美造型模形的熱情就完全轉入到原型的製作上了。四年之間,原型的技術一部分靠著在網路上四處看論壇裡的文章,一部分在工廠、工作室(我家)裡一次又一次try & error,終於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系統。

大多數人的原型製作,多只製作機能的部分,外觀完全只是裸露的各種零件或者方盒子,然而我卻固執地堅持身為設計師的原則,堅持要能把機能放到外觀同樣精美的模型中。我認為,對於使用來說,功能只是因使用而延伸者,而使用永遠脫離不了形體。

這樣的製作要求有非常高的難度,原本的造型模形只是在材料的表面進行表現,現在,材料不但要有表面處理、要能夠包覆功能零件,最困難的,是模型要能夠隨時被拆解,為了能持續地改善設計。

製作這種可拆解的模型需要非常精準的加工還有邏輯組織形體的能力。看似耗時,但當中的樂趣在於,若製作者真的完全掌握了形體邏輯,那麼製作之初雖然進度緩慢,但在不知不覺間,成品便完成了。初期的製作越是謹慎有條理,後期完成的速度就越快。這幾年的訓練下來,再回頭看傳統的造型模型,只覺得那是小菜一碟。

當然,形體不是只是邏輯的問題,對於形體的視覺美感才是設計師必須自我磨練的功課。但在原型裡,其訓練不但無減於視覺體驗,反而更將設計師引入到真正使用中的體驗整體。在真實的操作中,理解形體各個細節間的本末關係、輕重關係,造型從而能夠有所取捨,而不再只是堆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