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 30, 2016

光復中學納粹遊行 about Ideocation

關於光復中學學生扮演納粹遊行,台灣媒體在第一時間的反應是「批判學生與學校教育的無知」,稍後有一些進一步的批判認為台灣歷史教育的問題是「無感」,再之後才有平反的聲音,公開老師的遊行介紹詞,告訴社會學生遊行的目的乃是在重申民主自由的重要。
整個事件在第一時間讓我極度失望的,不是學生扮演納粹軍隊的問題,而是學校道歉的態度。在學校接到社會批判時,態度不是更仔細地說明學生遊行的背後目的,而是鞠躬道歉。彷彿學生的遊行就只是單純認為「扮演納粹只是好玩」而已。
首先,學生遊行的設計未能表達其初衷,這是遊行設計的細節問題,也是造成社會指責的根本因素,這是一種錯誤,但我們不會因為設計的不專業而過分去苛究,畢竟中學生還有老師本來就缺少社會運動方面的知識與能力,改進便可,只是一種遺憾。
但我不認為學生在這樣的情況下,應該承擔社會的指責。扮演納粹有甚麼錯?媒體的指責文字每每讓我看起來像是明朝的文字獄,不欲了解背後的心意,而只就表面文字做功夫,有甚麼意義呢?同樣的事件,為何不能報導成「台灣學生以納粹遊行呼籲反對極權專制政權、呼籲珍惜民主」這樣正面,而且更為準確的新聞呢?同樣一件事在國際觀上完完全全表達出不同的素質。台灣人不能互相體諒、不能互相認識,只是最終造成自己競爭力薄弱、國際上孤單的結局而已。
校長的辭職等等,再再只看出台灣的教育只知道歉,而不知認識錯誤;只教導學生謙虛,而不知教導學生去學習的野心。學校在第一時間不能為學生、甚至為老師辯護,那麼學生從何相信學校、相信教育?最終這群學生就這樣長大,相信少做少錯、相信如媒體般講話大聲就是有理?

Dec 19, 2016

藝術家的區別

藝術家不會把黑暗視為不存在光而有的現象,反之,他視黑暗為一種存在,而且正視這種存在。無法逃避地,他必須在作品中處理黑暗,如同他處理光明一樣。

Dec 9, 2016

羽鍵琴

小時候關於羽鍵琴的印象只是電子琴上面的一種乾扁扁的音色,並沒有太大興趣。但是其實在真實樂器上,它的聲音也是兼備渾厚清脆於一身。相較於鋼琴靠琴槌撞擊發音,羽鍵琴的聲音更像撥弦樂器,而有著高貴的氣質。



Dec 7, 2016

IoT 與 UX

這是回覆一個大學部學生的email,他因為要做畢業設計,問我對於IoT對產品設計、使用性、使用者體驗之影響的看法。我把回信內容翻譯成中文如下:

IoT und UX

Es geht um einen Brief. Ich schreibe an einem Student, der sich mit IoT für seine Bachelorarbeit beschäftigt und über meine Meinung befragt. Ich kopiere diese Email hier, denn sie präsentiert meine grundsätzliche Gedanke über IoT.

Dec 3, 2016

五個歐洲耶誕市集的體驗

關於101的耶誕市集,聽到許多負面的評價。我沒有親身經歷,但從它的服務方式、網友所分享的影片、照片等看來,我質疑的問題是:「101的耶誕市集滿滿地看到所謂的『獲利模式』考量,然而,人的幸福(well-being)模式呢?」談幸福(well-being)或許太過,然而服務/產品的經營,如果一點都不考量這點,那又從何談長期經營的模式問題?於此,雖號稱邀請法國XXX來台主辦,但我只看到了小木屋,以及很粗糙的經營手法。心中不忍,才有了這篇關於五個歐洲耶誕市集體驗的文章,應該可以當成一種「產品規格」來看待本文吧。

Nov 25, 2016

同性婚姻修法 - 公聽會 - 的幾個思辨

前文盡可能客觀地將公聽會的內容,以提供資訊的方式提供給大家,然而思辨問題同樣重要,此是理性為善的基礎,是法的根本,因此本文對此提出同姓婚姻修法的思路:

同性婚姻修法 - 公聽會 - 非懶人包的重點整理

關於同性婚姻的法律問題,我很早以前寫過一篇文章,指責當時修法內容有偷渡法條之嫌。因為我對於法律的認識也僅僅止於一本六法全書,所以很多更伸一步的問題,能看到疑慮,但無法得到回答。這一次的公聽會內容非常精彩,修法草案共有四個版本 (可惜我手邊找不到,還請大家提供),有些包含了許多重大的變動的伴侶盟多元成家版(伴版),也有變動極少便可以保障同性戀權益的尤美女版(尤版),等等。許多對一般民眾來說存疑的問題,在公聽會上都解釋得很清楚。問題是公聽會長達六個小時,一般人恐怕不像我會從頭聽到尾,手邊還一邊翻閱相關資料。於是我做了這篇公聽會的重點整理,最好的,還是大家親自聆聽講者內容,每位講者都不要跳過。即便他帶有強烈的意識形態或立場,也應該從「理解人」的角度去看台灣存在的各種現象,去看看申論一個議題時,究竟是意識的操作還是針對對象而有深刻的見解。另外,這篇整理的用意也是將不同論點放在一起比較,讓大家可以理性判斷。公聽會中討論的是許多不同的修法版本,許多專家學者是針對特定版本提出問題。


整理公聽會所討論的議題範圍如下:
  1. 同性伴侶的婚姻是否合情理的道德層面問題:雖然這已非是這次公聽會的重點,然而仍有反同性戀者的言論針對此而來。當然,也有很好的講者針對人的包容心、同理心、宗教所應本持的善意來提出很有力的回答。
  2. 修法的技術性問題:
    a.憲法本身是否已經明訂了婚姻的本質 / 憲法是否有制定一婚姻概念的效力
    b.制定專法(特殊法) 與 修訂一般法(修改民法) 兩種態度:專法/特別法,即指同性結合以特殊關係對待,亦即所謂伴侶法。修訂民法,則指同性結合之關係為與異性伴侶無異之婚姻關係。應注意:公聽會此時,並無同性伴侶的特殊法草案,故無其內容對比。
    c.另外,發言中有「破壞性立法」的概念,意思是因修改民法而破壞社會現有的觀念。另外,自然也有與之相對的「擴張性立法」,意思是修改民法為擴大家庭之概念,並非破壞。
  3. 法律與權利、義務之基本問題:基本上所有發言人都一致同意保障同性伴侶的人權,多數發言人同意保障同性伴侶結為伴侶的權利,約半數的發言人同意保障伴侶結為婚姻的權力。在「伴侶關係」與「婚姻關係」之間的爭議在於,同性戀是否與異性戀是否相同,這一方面牽涉基本人權的平等對待問題,另一方面牽涉是否將所謂的「一男一女組成之家庭」視為婚姻與家庭的絕對標準,而將另一者視為「特例」,而有歧視之嫌。
  4. 領養的權利與幼兒的發展:
    a.同性伴侶的領養有兩種可能性:一為血親領養,即同性伴侶其中一人的親生子女為另一人所領養。另一為非血親領養,即同性伴侶領養非血緣關係小孩。應注意:台灣在領養規定上,並無限定必須雙親家庭才能領養。
    b.討論同性伴侶是否有如父母般照顧下一代的能力,幼兒是否會因被同性伴侶領養而有不良發展的討論。此外,因為我手上沒有各版本的修法草案,詳細內容不知,但若多年前的多元成家法案內容,確實有偏袒同性伴侶領養之嫌。但尤版主張的同性伴侶領養與異性伴侶領養辦法相同,都經同樣的審查機制。
    c.代理孕母的問題:應注意,台灣尚未通過代理孕母的法案。
  5. 通過同性婚姻修法是否會造成社會不安:這點的發言很多,我只能說,尤其父執輩的人,與年輕人不同,支持者大多不太願意表達自己看法,導致只有反對者與年輕人之間的對立。
  6. 性平等教育法:這超過公聽會討論的內容,主要談論性平等教育法是否對學生造成不良影響

Nov 21, 2016

我對人類依戀的回答

依戀,attachment,偶爾也被寫成affectional needs,是心理學用以研究人際關係的基礎理論之一,這個理論起源於50年代John Bowlby觀察幼兒與其依戀對象(例如:父母)之間的關係時發現的,根據依戀對象給予的關懷(caregiving)適當與否,幼兒會發展出不同的依戀型態,此即著名的依戀理論。不同的依戀型態中首先一分為二:安全型(健全)與不安型(非健全)。不安型的一類中又分為迴避型與焦慮型二類,迴避型的幼兒因為其表現出的依戀行為得不到依戀對象的回饋,因而轉變為傾向拒絕他人關懷、或是拒絕發展過度親密關係的行為特徵(又稱迴避策略),以保護自己。焦慮型的幼兒因為其依戀對象時而過度溺愛而表現出控制、又時而表現出煩躁而忽略幼兒的依戀行為,而演變成幼兒過度在意他人對他的關愛表現,經常表現出誇飾自己的焦慮以贏得他人的關懷(hyperactivated策略)。

Oct 27, 2016


為什麼國樂中的笛子常常音不準? 尤其是在錄音中更是明顯。
除了吹奏者吹奏不準與樂器調音不準外,還有心理聲學的因素,這尤其發生在梆笛的演奏上。以G調梆笛為例,中音d2的音高其實已經達到1200 Hz左右,而人類耳朵在聆聽1800Hz (約G調梆笛的高音b3)以上時,音量會直接地影響音高的感知,換句話說,由於演奏者的耳朵離笛子很近,所以聽到的音高會比站在遠方的人還要高,而音高越高,這種音量影響音高的現象便越明顯。因此,演奏梆笛時,盡可能把音樂做寬,讓高音略偏高些,這對於錄音或是演奏效果很有幫助。

Sep 22, 2016


有時候我想,既然自己對於這個時代如此反感、而又對某個過往的歲月充滿追憶,那麼,那個過往的時代是個怎麼樣的時代?又是甚麼東西塑造了那樣的一個時代?如果我可以這樣一路追尋回去,知道了更多不同時代的樣貌,那麼或許我對於現代的評價可能更為客觀?也許現代正是所有時代中最差的?亦或現代歷史起伏中,算不上是最好,但也略高於平均值?


或許因此,我才對書、對時代遺留下的器物滿心迷戀。無論自己能夠理解與否,都想要把它們放在身邊,彷彿這樣心便比較安定。或許在每個時代都有著它自己巨大的憂鬱,只是蒙上時間面紗時,回首過往也就不再讓人喘不過氣。而令人愉悅的,是不論時間如何流轉,總是有些美麗的事物被留了下來,在巨大的憂鬱中,人類還是努力創造了美好的東西。想及此,也就無所謂時代的屈就。

Sep 21, 2016

同心圓

我可以徒手畫一個圓,只要給我一張白紙、一支鉛筆,我就可以隨心所欲畫出很正的圓。可是,要我以畫好的正圓為基礎,再畫一個同心圓,我就辦不到了。原本畫一個圓時,我考慮的是如何在這無限多個的弧線上,掌握每一段弧線的彎曲程度是相等的,只要把握住這點,那麼線條就會回到一開始的起點上,也就是正圓。然而,要畫出第二個同心圓,就很頭大了,究竟我要畫第一個圓的平行線,還是圍著第一個圓的圓心畫另一個圓?
做成一件事很簡單,但是要真正將這件事做到可以靈活,卻很困難。就好像畫同心圓,當作一件事被要求在有特殊的外在條件下完成時,往往需要完全不同的思維模式,而這未必是我們專為一件事受訓練時所具備的。我們心中如雪般地知道圓的樣式,也能熟練地把它完成,然而對於我們的挑戰乃是將這個圓在別的情狀中同樣地實踐出來。為此,學習才如此困難,不光走著一條路前進,還甚至要學會重複,刻意的重複,在無規律中尋找真正的規律。

Sep 7, 2016

知識是擺脫命運的唯一方式。


「古之學者,為己。」

Aug 10, 2016

消失的誠意

每件事物都有其本質,比如說音樂,人內心的各種情思透過樂器與演奏,向著外界流露、向著對象傾訴種種,這是音樂的本質。然而,當我們談及演奏技巧、作樂曲分析時,往往忘卻了這種原本的誠意。我們刻意修飾自己的音樂技巧來使聲音更加完美,這最終只是做出聲音而已。我們奮發而努力欲追求作品的完美,將音樂作為一個神聖的對象來對待,卻忘記自己才是音樂的對象,而音樂實是對待自己內心的一種過程,我們的因而從未為自己內心而努力。

當聆聽真正偉大的演奏家的演奏時,我們所應學習的,不是技巧解決的種種問題,而是他們如何深刻地面對自己內心,而音樂作為一種實踐,他們在實踐中對於種種音樂的因果了然於胸。至於技巧,在反覆的內心追求與實踐中,早就純熟,根本無須刻意練習。不過,演奏方法卻至關重要,但它跟隨樂器而來,是演音樂家對於樂器的理解,仰賴經驗與知識,而非人體肌肉或神經的鍛鍊。

(在俞遜發之後,我最崇敬的笛子演奏家François Lazarevitch)


音樂需要時間,現代的音樂學習者往往忘記這個事實。而顯得誠意不足。

Jun 30, 2016

片段 - 田野

微風吹不散正午稻田間的熱氣,綠黃相錯的土地在烈陽之下散發的濃濃清草味,讓我想起老家的中藥舖。田埂的那方,穿著白色連身裙的女孩手扶著頭上的大斗笠靜靜站著。偶爾,陣風吹過,女孩的裙擺和著金黃稻穗一起飄動,而穗子發出簌簌的聲音,隨風消逝在遠方細細的蟬鳴裡。

女孩向我招手,蹲下身。待我走近,女孩正將一縷稻穗捧在手中,抬頭對我說道:「我們在辦公室裡、工廠裡、商店裡整天忙碌,到底,我們有多少把握知道自己為人群做了些什麼嗎?」

「我不曉得。」

「我也不知道。但耕耘這片稻田的人,他肯定很清楚實在地知道,這片田裡生產出來的每一顆稻米,都是人們需要的。他不需要做什麼市場調查、不需要什麼數據分析。他吃著自己種出來的米飯,理解每個人對米飯的需求。」

我點點頭。

女孩說:「我們要怎麼樣做,才能使我們的工作有相同的充實感呢?」

我抬頭望向這片金黃,濃濃的草根味直鑽進我髮膚最細微處。想起昨夜款待我們的老夫婦,他們或許不曾意識到自己的勞動是如此的充實,或者更應該說,他們恐怕無法想像都市生活中,人的生活是如此的不安。

我說道:「我們都走的太快,稻穗尚未成熟便急著收割,那是因為我們不安。為了求得心安,我們沒日夜地勞動,然而,我們始終沒有機會好好地站在那片田裡觀看自己的作物。」

Jun 19, 2016

一氣呵成

東方的傳統戲劇中所表現的「情緒」是角色心志的體現,盡管人世無常,但情緒終究只在一角色之中。這與西方在悲劇中表現命運「結局」般的壯闊感、衝擊性不同。在東方戲劇行進間,觀眾有充足的時間反覆咀嚼角色所表現出的一切情感、細細品味表演、體悟角色心志。為此,東方戲劇中的情緒需要被轉化,只在一部戲中、一幕一景之間,演員在角色曾經歷的時間洪流中覺悟,觀眾也隨著顫動、感嘆、反思。只在一個當下,一氣呵成。

Jun 3, 2016

以喜 以憂

才回台台灣一週,跑了創客社團的分享活動還有兩個大學的教授辦公室拜訪。有趣的是,在創客社團中,面對許多對於生產製成方面經驗豐富的老行家,大家都覺得我是一個從事研究的學者、設計師。在學校裡,面對善於思辨後現代問題的教授,大家覺得我偏向善於實務的創客。

自從念博士以來,我所有的技術與知識都只來自於自學,不懂的,只能在網路上到處問人、找資料。來自兩方面不同的期待,也給予了我在設計的道路上更多自我充實的提示。記得大學時在一家從事PU工材料的實業公司實習,公司裡就我一個設計師,老闆經常在國外看東西,有時候有些想法便會帶回來給我想創新產品開發。從當時起,我就深刻體會到從公司的潛力技術來開發產品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也深刻理解設計師自身的能力是多麼的受限。而多少也是因為這種困擾,而激發我去德國看看工業設計究竟是甚麼樣的角度在面對這個問題。這次回到台灣遇到不少產業界的強者,又把我拉回到當年的難題之中,雖然同樣的課題依然讓我感到十分困難,甚至多了一道對於產品品質的內在期許,但是心中已不再只是當年的那種跼促感,而更多的是挑戰性,腦袋一轉便停不下來。希望將來也能夠慢慢地接觸更多台灣中小企業的生產力,能夠從當中激盪出一些火花。

May 4, 2016

消失的反思研究

我蒐集了將近三十年內所有關於反思reflection與實作practice之間問題的文章,訝異的是,在上個世紀末,關於此類的文章多如牛毛。大多關於醫療照顧與教育理論,但也發現有特別針對設計而寫的。我原本百思不得其解,為何如此重要的問題在近年反而都沒有被討論?

原來,在上個世紀所談論的反思,都只是專業領域以內的實作者對其專業領域的反思,看護人員反思其看護訓練、老師反思其教育理論、設計師反思其設計技術。而這類的反思最終都難再有新的討論,原因很簡單:一領域內透過反思固然可以發現知識的漏洞,看似有契機以新的學問填補,但是,只就一領域內的知識與方法要填補自身的漏洞,這顯然徒勞無功。是以,此類的反思在各領域中都只曇花一現,討論完之後,便難再有所精進。

真正的反思,必須跳出領域之外才有其可能。若人不改變各種視角來檢視對象,那麼,專業知識之中的盲點永遠只是被專業的偏見扭曲,這個問題已經被這個時代的人看出來,因此而有「交叉學科interdiscipline(或稱跨領域)」的概念。但現在這個時代中的交叉學科卻又偏離其原本反思的初衷,而迷戀那眼花撩亂的「別人的領域」,從此,對於反思的研究便消失了。

Apr 16, 2016

論「知」 ─ 莊子‧秋水‧魚樂

其篇原文: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 
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  (魚樂句)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樂?  (子非魚句)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樂?  (子非我句)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我非子句)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知之濠上句)

此著名莊子與惠子在五句言談間的濠梁之辯,表面上看似莊子最終句仍未能回應惠子的質疑,大多數譯釋或評論,也都不明莊子的最終句含意,或者認為其邏輯上未勝過惠子。然而,我認為,莊子在魚樂此篇所論者,乃是「知」本身的意義。若是了解此點,則全文脈絡便易解。

莊子在魚樂句中實有兩層意思,表面言所見之魚從容而樂,但實際必是情感的抒發,可能是自身出遊於濠梁之上的悠遊之樂,亦可能是其它,未知。

惠子此時提出子非魚,質問莊子魚樂句中表面所言的內容不真。惠子認為他我之間有別,不可以自身的想法投射於他人之上。

莊子以子非我反駁,因子非魚句所言的內容,亦是惠子以自身想法在他人身上的投射。莊子更深一層所欲言的,乃是「知」不可以只是一種想法的投射,其知魚樂,亦非只是投射而以為知。

惠子未解此層含意,仍只注意到子非我句表面上的邏輯,乃以我非子承認子非魚句是投射而錯誤,但因此莊子子非我句也承認了莊子非魚,故莊子之知魚樂是錯誤的。

莊子最終知之濠上句,傳統句讀多為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意思是:當惠子在說莊子非魚時,其實內心已經知道莊子知道魚之樂。但此解釋不通。從子非魚句上,實看不出為何惠子其實已經知道莊子知魚樂。因此,我認為正確句法應為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意思是,在惠子說子非魚時,無論論述內容為何,都是在已經莊子的情況下言的,於此時惠子必然對莊子有除在表面以外的深層之知、內心的感知,無論此知如何,都是有此知才後提問。因此不可如惠子在我非子句中那樣可以隨意承認自身的錯誤,而以為自己毫無所知,莊子故以「請循其本」指出此一錯誤。莊子之知魚樂,實其內心深層的感知、洞見而來,而此只能從身處其境況的真實性而得知,故言「知之濠上也」。莊子之知魚樂非是惠子只從語言符號上得到的概念投射,「樂」固然是主觀感受,但莊子並非以為魚之樂只是一種概念,而是從魚之悠遊而感悟其樂。更言之,魚樂所言乃是莊子從魚身上得到樂的更深一層體悟。若理解此,則全文五句之脈絡便能清楚明朗。莊子本文之架構用意亦是如此,若只是邏輯之辯,則知之濠上句無解,又若在惠子子非魚句後,便直接言知之濠上,則亦無法使讀者從中體會兩種層次的知有所不同,亦只能淪於語言符號的遊戲而已。

莊子寫濠梁之辯,其實所辯的並非是表面文字的邏輯,而是論述真正的知為何。於此所言之知,並不是知識的知道與否,今人習慣凡事都以「科學方法」為唯一知的途徑,以為方法與知識之間有必然的因果。濠梁之辯所言的知是更為根本的感知問題,究竟人從何可以對事物有所真實的認知,而非以為一切都只是虛幻的表象,而如惠子只關注表面的邏輯。在進一步到理性辯證之前,人的感知只能是從置身情境的真實性而來,必須先是人心先有其對象,先有所感觸。莊子之描述鯈魚的從容,並非只是表象上以為形似從容,而是心中真實的觸動。換句話說,即便如今日喜好科學方法,對其對象的理解若無置身當中的真實體驗、若無對觀察結果有深刻內心的觸動,則結果否則只是符號投射而錯誤、否則只狐疑不定而空虛。
撰文 ─ 簡瑋麒 2016.04.16於Essen

Mar 18, 2016

進乎 退乎




今年初在車站拍下這張照片,Essen在這幾年是一個急速資本化的城市,四處都在蓋房子,房價每年都在漲。幾年前,這城市唯一買玩具模型的店關了、唯一個美術用品社不再販售陶土、也不再幫人燒製作品、學校旁唯一的文具店關了、火車站旁老字號的咖啡廳關了、我家樓下那間小而巧的超商也關了...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反之,耶誕市集越開越大、摩天輪一類的遊樂設施越來越多、火車站的廣告屏幕越換越大、大超市改裝的越來越大、百貨公司裡服飾與餐飲的櫃位越來越多、商店越開越晚... 當時我在facebook上感嘆道,這是一個越來越無趣的城市,結果得罪了一個本地的德國人,她很自豪這座城市的開發,但對我來說,在這座城市裡可以做的事實是越來越少。馬路上走著年輕人,自覺穿著時尚的衣著,但卻不知品味實在落後,更不用論審美的問題了;火車站每日巡著真槍實彈的警察、廣播裡通告著小偷橫行;每隔幾個月,樓下的馬路上便要傳來工程的聲音,永無止境...


Essen就是這樣一個城市,在時代中尋求著「發展」,卻讓我越覺單調。城市生活只是機械性的重複,購買著相同的東西、好的產品不斷地被新商品替換掉、民眾越來越難找到原物料、商場中盡是被多樣化後的「創新商品」。


偶爾,翻出自己以前寫的文字、做的作品,驚覺自己這幾年來沒甚麼進步,只是不斷地將自己已經會的、曾經犯錯過的,轉到另一個領域又重複一次。雖然自己嚴厲地審視自己,卻也困惑在改變的步伐與方向。就這樣,在徬徨中雖然眼睛明亮,但卻心中無物。當日,在車站上看到來往的車輛、望向遠方色調奇異而昏暗的夕陽,我拍下這張照片。不知「往前行」時,我們是否真的知道「前方」是甚麼?

Mar 15, 2016

信乎

前幾日一個年輕人在路上跟我傳教,邀請我前往大學學生組成的聖經研讀班。我心中猶豫,是否簡單拒絕便是,或者應該跟她認真討論聖經上的問題而拒絕。看著對方認真的態度,知道並非如某些教派只把傳教當成隨緣隨興之事,便想稍微跟她討論著人的價值與聖經的矛盾處。當然,結果也與我所想一樣,對方最終只勸著上帝之名、敗興而回,我自己心中也因為對方教義中貶視人心中向善的力量與價值而感到失望。


我並不反對傳教,然而若是傳教者只以為自己如使徒一樣只是傳說教義福音,而不知聆聽,那則讓我大感無趣。許多基督教(新教)教派仍然主張末世論,主張末世將臨的道理,而勸人否定現世,「轉」向凡事求於上帝。我的立場則很明確,若人不能在平凡中看到他人之善而自知改過,只是以現世之惡而轉向上帝;若人只以為諸惡源於惡魔撒旦,而不知區分人之反省與人之自暴自棄之間實有巨大的差別,那麼其傳教只是一種暴力,只是《馬太福音》中的假先知,「...人不會在荊棘上收葡萄,也不會在蒺藜上收無花果」。


人信仰宗教,關鍵只在「信」一字上。宗教本身之「可信」不能以語言強人思想,若此,只是強人逃避現實而本身不信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