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9, 2014

視野之戒

一般所謂知識、資訊,從主觀性言,其實可以「視野」一詞概括。它必然受人的成長歷程與生活環境限制,人多以為有了像是網路這樣資訊流通的媒介後,自己的視野便不再有所限制。其實不然,簡單如google搜尋為例,不同人在面對同一個問題時,所決定使用的搜尋關鍵字便會有極大的不同,而關鍵字更決定了最後人是否可以找到答案、又找到的答案品質如何的結果。生活環境也有諸多限制,比如語言、媒體的選用等,亦都影響了人最終的視野。

求自己視野的深廣來自於如「是非之心」這樣的本性,但如果只停留在講是非之心,則只是以為自己的所見所想就等於世界面貌,最終僅僅為一種與人爭辯的好強心,而非真正達於是非。子貢反省視野問題時,如此感慨:「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闚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然而個人成長與環境各異,是以若非對對象有所努力,否則是無以在視野問題上能有精進的。

我認為,專精一事物是展開視野的必須過程,而非是隨意的四處張望、四處找尋資料。在求專精的過程中,事物與世界的關係才逐一明瞭,從此視野才真正慢慢有所「展開」。但是專精一事物與專精一技能是有區別的,技能關懷的始終是技術自身,諸如效率、成本等等問題,都是技術問題。專精一事物是對最終絕對現實的關懷,因為,無論技術好壞、效率成本如何,最終的結果總是在現實層面上才發生影響,面對那絕對的現實便是專精一事物的開始。

反省的是,台灣的教育很少教人關懷那最終絕對現實的事物,這個現象是很奇怪、罕見的。人自出生起,理當對於真實事物始終抱有知的欲望。但自小學起,學習的成就便被束縛在於一技術的熟練程度裡,學習數學從不關懷現實中的矛盾、學習國文更不關懷人文深刻中的志向與嚮往。這樣的教育氛圍是導致最後的大學教育中,人以為只有如資訊電機或是英文(作為語言技術)法商等這些應用科系,才有創造價值的可能。而以中文、數學、哲學這些科系為業的學生,因此往往被質疑他們的未來出路。其實非是沒有出路,而是台灣的教育早失去了那對最終現實事物的關懷。

教育不應以為唯有應用型的知識才能夠從事創造。人類史上的重要發明與創造,都必先起源於文學。今日如此普遍的網路技術、超文字協定等等,看似非常的工科,卻都是文學家所提出的概念。若非先有概念,這些技術是無從開始的。而這種認知的錯誤,終究根源於「視野」狹隘的問題。

說最終事物的「最終」,並不是指如哲學或是抽象理論那樣的概念。烹飪面對的最終事物就是品嘗者感受那菜色的優良與否、而非是刀法、火工等技術;設計面對的最終事物就是使用者使用產品時的感受良好與否、而非美學、風格...等等,「最終」的意思是指那在追求過程中,決策取捨所不能放棄者。而「最終」更不應以為便是市場、生產。台灣的實業氛圍多視這兩者為最終絕對的現實面,卻不知道一公司盈虧關係到的,終究只有公司自己而已,甚至自己一人而已。以為公司營運與一國經濟相關,更只是視野狹隘時自我欺騙的謊言。若如無視生產最終面對的使用者、市場最終面對的消費者,那市場與生產至多只是一套抽像系統,無法面對事物的現實情況,更無從產生價值。

在台灣面對事物的視野還未到位之前,有許多必須戒慎思考的。而首先便是被欺騙的危險,而危險不在於金錢的損失,而是在人最終變得無所相信,封閉自己的情況下,便是只關注市場、生產這種無關最終價值的結果。而我所說的被欺騙更非指一般平民,而是指政治人物、實業老闆等,這些人物受到欺騙後的損失,往往轉嫁給平民承擔、形成剝削,上位先被剝削,再剝削下位者,這是最後造成國家社會分裂的原因。

面對事物的現實,才是「知」的開始,而透過知,人才有視野。視野一旦面對反省、一但展開,人才會知道如何取捨、如何溝通、如何保護自己免於強暴者的欺瞞。而更重要的,有了視野,人才知道何處能有價值,從此才能穩扎穩打地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