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 2, 2008

現代東方產品之深思

在跟我正在唸哲學博士的表姊討論過之後,我們一致認為,用形上學的比較來解答東方設計的問題無疑是自找死路。因此,我重新寫了一篇前言,給大家指教一下囉。

=======================================================================
(撰文:簡瑋麒。2008年11月02日於德國埃森。All Copyright reserved版權所有)
在今日設計界已經長時間討論的一個題目 - 『設計全球化globalized design』。部分設計師已經警覺到,從工業革命直到80年代以來,一種簡約的全球化風格正在使整個造型界、產品界瀕臨枯萎。為了解造成今日產品與設計現況的原因,為了擺脫那現代人根深蒂固觀念中對於產品觀念上的『理所當然』,我們實在有必要重新理理在設計史上發生了什麼事。

簡短關於產品與設計的歷史

產品product此一概念來自於生產produce,也就是在工業革命之前product是不作為現今產品的概念的。然而『設計』概念之存在卻早的多,早在文藝復興晚期,design一詞在牛津辭典中已有”為藝術品繪製的構想圖”的意思。即便是透過手工生產的器物,在歐洲傳統中也是在當代美學思想下受到影響,具有”風格”的意義。在工業革命出現之初,美學思維並未受其影響,工廠嘗試著利用工業技術生產當時維多利亞式的家具,但卻因為品質遠比手工品粗糙而失敗,新工藝運動、新藝術等運動便是對當時工業生產的反對運動,主張回復手工藝。然而面對工業技術成長迅速的威脅,新工藝或新藝術並未解決器物與生產之間的關係。包浩斯於由是出現,包浩斯是這樣企圖解決此一工業化生產與美學的關係的:包浩斯延聘當代美學的大師(諸如康丁斯基、克利等)將當時美學思想如風格派、結構主義帶入包浩斯,成為包浩斯的美學思想,此外包浩斯的學生必須熟悉各種材料的生產方式與造形方法。在包浩斯中,這樣一群具有共同美學觀以及工業認識的師生,透過一種『共同生活(logenhaftes Gemeinschaftsleben同濟式生活)』以激盪出所謂屬於包浩斯派的創作。也因此,當時的包浩斯產品造型是一種透過美學來解決符合工業生產的『方案』。在納粹企圖介入包浩斯的影響下,包浩斯被迫關閉,一部分包浩斯大師到了美國並建立了芝加哥藝術學院(當時稱為新包浩斯),此一包浩斯美學觀也因此進入美國,並且很獨特地成為一種純粹的『風格』,並且奇蹟般的轉變並延續至今日,也就是今日所見到流行樣式Styling。產品造型的根據起了一個轉變成一種純粹的美學思維,或是說風格派與結構主義等從在包浩斯中作為解決符合工業化生產的美學思維轉變成一種純粹造型的美學思維。在兩次大戰期間,透過殖民主義以及因軍備而高度發產的重工業,使得在戰後整個世界運作的系統極大地受到改變,歐洲文明從一種地區性的文明一躍成為世界文明的主流。工業化因此散撥到世界各地,各地的產業結構產生巨大的變化,地區性的文明再也無法從一種全球化的聯繫中脫離。人類歷史走上一段稱為”現代(modern)”的時期,在這樣西方文明主導的潮流下,產品此一概念也透過媒體、廣告等強大的商業行為”空降”到世界各個角落,類似於同當年包浩斯剛到美國所產生的衝擊一般。世界上除卻西方以外的地方(而且其實地區上佔多數)的人突然間看到了一種叫做『產品』的東西,而且這種叫做『產品』的東西具有他自己的造型語言、自己的美學思想,也就是具有他自己的樣式Styling。比較敏感且對於自身傳統文化意識性高的人們注意到此一名為『產品』的東西正在”吞噬”傳統生活,產品充其量其實也不過是生活中所需的器物,何以我們生活中所需的器物必須符合一種全球性的風格?因此在20世紀以來世界各地陸續出現了對此一全球性風格的反動,他們強調反任何制式風格、反對全球化風格中注重的簡約、反對大量傾銷等,講究傳統、強調地方性、注重性格,是謂『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

現代設計如何對於人的關注

烏紐姆設計學院的教學理論,在設計的意義上具有重大的意義,烏紐姆的學生除了美學與工業生產的基礎學科外,還必須接受人文教育、接觸歷史、社會學、心理學、人體工學等關於『人』的議題的科學。此一教學理論也成為歐洲設計教育的基本雛形,比如德國設計教育便極為注重學生如何建立或延續一個德國性格的產品。然而在實質運作上,除非在具備有跨國企業能力、具有主導產品能力的大公司之中,此一設計教育體系,往往有無法迎合單純商業行為中面對市場利益的窘境,在學術中面對此一窘境的解釋然而卻都是消極的『一切因需求而決定』。顧及此,設計教育開始高度關切市場因素,諸如設計管理(design management)等,使現代設計在面對『人』的議題時,以客觀的市場與消費行為的統計學來解決。但以此其實並未解決這一『人』與『市場』兩種不同需求的衝突。也就是現今常見到叫好不叫座的產品的窘境,並沒有得到改善。我個人仍然天真的認為,產品無論如何應當以使用者作為決定的最高指導原則。在全球化此一現象以及後現代主義的影響下,一種人對於自身『獨特性(Identity)』的需求強烈地被表述出來,產品如何能是去符合人,而非去定型人的生活,成為重要的關於『人』的議題。因此設計的課題也產生轉變,產品的代表性(differentiability)、個性(Identity)成為企圖去成就一個文化的重要工具。一觀跨國企業,比如從日本經濟學家大前研一所提出企業全球化的五個步驟:本地產品生產銷售→當地性產品出口→所定特定市場族群出口產品→對市場研究、生產與設計專業化→在各文化區域進行需求管理並全球化聯合經營,或是如Frogdesign在歐洲、美國與日本設立三個中心以進行地區性的深入研究,等等來看,為了符合市場需求,跨國企業也正設法去符合各個區域性的市場。然而從產業結構上來看,即便於此,跨國企業的核心或是企業本身仍舊是屬於某一個單一的國家或地區,仍然有他自身的主宰性或是殖民性,對於”其他”地區自身的產業並不是起到一個正面的作用。在此時此刻,人們才驚覺到,在西方文明全球化的覆蓋下,要在”現代”生活中找回自己自身的文化,產生巨大的困難。在『文化』與『現代』之間出現一條巨大的鴻溝,人們一方面無法脫離”現代人”的生活,一方面又渴望透過肯定自身傳統文化中為自己在巨大的世界中找到立足點。然而市場的絕對需求決定性、媒體無孔不入的影響力等,使人們懷疑(或許還尚未意識到)”價值觀”究竟是否能由自身決定、或是由自身所在的文化決定。文化正如魚生存所在的水中,今日人們在波濤洶湧的水面上翻滾,沉靜之水便在水面之下,但卻遙不可及。

現今東方設計的本質

『東方設計』,設計師們今日設法理解亞洲人獨特的思維,藉以找出符合現代工業量產下的、符合東方思維的產品。今日已經可以看出不少不錯的東方設計,不論在產品設計、服裝設計或是建築,已經產生了一種現代的東方風格(East Style)。然而,這東方設計風格其實僅限於是在於國際風格(international style,或是現代主義Modernism,指在工業生產下的簡約風格)下的反動,也就是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的一部分。不幸的是,東方設計的思維最終還是落入一種風格上的侷限,對於回歸『人』的議題,貢獻有限,而幸運的是,此一風格確實創造了商機。對於歐洲在大航海時代對於異文化感到高度興趣的愛好者,延伸至今日的他們反而成為此一東方風格的愛好者。簡而言所謂東方設計的問題:它或許延續了東方美學思維,建立了另一個實用於產品的美學體系,但是對於切入生活模式來看,其實沒有起到多大改變。此一美學僅僅只被套用在現有的產品型體上而已。也有人深入東方哲學,比如中國的五行來思考一種新的產品,這種實驗性的設計卻必定會面臨兩個問題:一、中國思想難以在產品此一概念中運用,在運用中,設計師一方面難以確切表述中國思維、一方面又難以講它與西方做切割。二、並非真正概念自中國思維。大陸很多人為廚房佈局依照五行的理論進行設計,特別是號稱風水理論中水、火在廚具擺設上的構思,但其實卻只是掛其名,並不是真的深入自中國思維。問題關鍵就如前述,此一東方設計正如其他後現代主義所面臨的問題一樣,無法超脫”產品”此一本身所具有的西方思維。

問題的重新定義

既然產品與現代生活無法分割,正如西方文明覆蓋在所有傳統文化與古典思維之上,如何能夠重新讓產品(或者為了暫時擺脫西方思維的影響,意義上在此只的是使用者所使用的器物,此後同)再次真實的回歸到『人』的需求上,如何能使產品設計真正能夠去成全使用者對於肯定自身個性(Identity)的期望。我個人認為,這些問題必須解答在一個屬於自我對於產品的價值觀架構上。現今產品的三個維度 – 美觀(beauty屬於美學的)、功能(functionality屬於工學的)、品牌(brand屬於商學的)是西方在幾百年中逐步建立的。並非說這三個向度不能出現在東方思維中,而是就中國思想而言,看待一個器物,他所應具有的維度是什麼?重新醒思這個問題將可以為東方產品找出新的評價標準,然後才有可能重新找到真正的東方設計。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