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 4, 2008

毒奶

俗話說的好『台灣有阿扁,大陸有毒奶』(有這句話嗎?笑)。為什麼我要把這兩個概念放在一起?因為在這邊可以看到一個對於『發展』此一概念在亞洲極為普便的誤解。其實大殖民時代、或是大航海時代的人類的瘋狂從未結束。在兩次世界大戰以後,戰爭顯然成為一種"國際倫理"的負面字,但人類與工業結合的力量所造就人類的野心,一旦被開啟後,就再也不會結束。今日少數那擁有力量的人,將殖民時代的野心轉在經濟上操作,今日擁有跨國公司的大企業只有在很少數的情況下被那少數的洞悉者批評是殖民主義的延伸,其他所有的分析與評論皆在研究這些跨國大企業力量與成就的不凡。當然,在任何的學術研討中,討論到經濟國際化的議題時,自然而然會提出許許多多所產生的問題,然而,今日學術界的意義已經只在於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對於解決問題是絲毫未有著力的。

在這一經濟國際化的壓力之下,學者所謂『開發中國家與未開發國家』面臨必須急起直追,發展高度經濟的課題,以求能與所謂『已開發國家』的強大經濟力量抗衡。而在生活中一切都如此"高度"的被發展下,人對於"物"之評價已經不再能像從前以親身經歷或體驗來完成,取而代之的,是一大堆被認為是"客觀"的數字、來自於"專家"的"評價"。

中國共產主義:『黑貓、白貓,會捕老鼠的就是好貓』。中國共產主義(我之所以強調中國,係因中國共產黨思想與馬克思思想其實仍有許多差異。)的影響下,(我仍認為這一切可以歸功於文化大革命...)大陸中國人的思維起了一次鉅大的轉變。人的本質不再是作為評價的重要對象,反而是人在社會中的所為,也就是人在社會中那一個角色的本質。脫離了社會,人就不再有價值。(因此中國共產黨問題的癥結在於,這社會是因國家而存在,還是因人而存在。)

我稍稍參閱了各項有關於毒奶事件的新聞,事件主角的三鹿集團是這幾年來,在中國大陸發展極為迅速、評價極高的牛奶產業龍頭,以其高品質的生產技術獲頒多項國家貢獻獎。假如真的有『牛奶的品質』此一概念的存在的話,它的內容是什麼? 這從各個牛奶廣告中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來:蛋白質含量、鈣含量、新鮮度...三聚氰胺是什麼? 添加三聚氰胺既不能降低成本也不能提高牛奶保存期限,三聚氰胺是一種化工原料,分解時會釋放大量氮氣,具毒性不可食用,早期在中國大陸曾經作為殺蟲劑使用而造成毒蔬果的出現。牛奶被添加三聚氰胺(其實三聚氰胺頗貴,大陸添加的是生產三聚氰胺的附產品蛋白精)的原因在於牛奶在檢測其蛋白質含量時使用的凱氏定氮法,藉由氮的含量來推算蛋白質含量。三聚氰胺在牛奶製成過程完全不曾被需要,也不曾出現,也因此各項牛奶的檢測才會一直沒能檢測出三聚氰胺。三聚氰胺被添加在牛奶後,經凱氏定氮測試,會提高檢測結果的含氮量,在『牛奶的品質』的定義下,就是提高牛奶的蛋白質含量(提高牛奶的品質)。三鹿集團迅速擴張下所收購的奶農,為了提高『牛奶的品質』,於是才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假設今天三聚氰胺並非致癌物質,毒奶事件不會爆發,而三鹿集團所生產的牛奶仍舊會是『低成本、高品質』的好牛奶,只因為在凱氏定氮法下,三聚氰胺可以產生更多的氮...

阿扁跟毒奶有啥關係? 台灣的發展期其實只有所謂『經濟奇蹟』那麼一段日子,然而台灣人對於經濟奇蹟的夢不曾多減,美其名是夢,實質上在今日已經只剩下『貪財』二字而已。(我無意抹煞仍然為台灣經濟奇蹟奮鬥的人,我相信,我也認識許多台灣人不計收入,只為一個台灣的夢而奮鬥。)這一個夢在九年前,被一個叫做陳水扁的人改了名字,叫做『政治奇蹟的夢』。即使今天,仍有那極少數阿扁的死忠提出口號:(余天)寧可要洗錢總統,不要人民洗腎。簡單的看出,『台獨』這一個政治夢對於這群人來說就是台灣的美麗前程(關於台獨本質的討論不在本文之列。),但是實質上這一政治夢跟經濟發展是無多大關係的。

即便是馬英九政府時期開始,人評論經濟政策的好壞,很遺憾還是以股市指數作為絕對指標,美其名也許說是具有客觀性、指標性,實質上,只是看自己口袋裡有沒有錢而已。然而,真正台灣經濟政策所應該要顧慮的,其實應該是台灣在十年之後能否仍能夠有開創新局的能力與本錢。
簡而言之,越來越多台灣人把"錢"當成評價的依據,富人所以為富只是因為有錢,富人為了仍舊是富人,所做的就是賺錢;窮人所以為窮只是因為他沒錢,而窮人為了不再是窮人,所做的也是賺錢,這聽起來不是跟牛奶的含氮量很類似嗎?

相關推薦新聞連結
http://epochtimes.com/b5/8/9/18/n2267853.htm
http://tw.epochtimes.com/b5/8/9/15/n2263003.htm

No comments: